2015年4月5日星期日

《New Amsterdam》(新阿姆斯特丹)

4人玩1次。

游戏大纲

New Amsterdam是纽约的原名。纽约(或准确来说是曼哈屯)本来是荷兰的殖民地,后来荷兰和英国签条约,New Amsterdam给了英国,英国才为它改了New York这名字。《New Amsterdam》这游戏中,玩家扮演从欧洲来到北美的新移民,在New Amsterdam开店做生意、在郊外开辟树林起农场、和当地的印第安人交易买毛皮然后转卖到欧洲。这是个得分游戏,固定玩六回合。

一个回合的架构是首先以投标让玩家买两或三个行动标记。过后就执行三个阶段的行动:城市行动、郊外行动、交易行动。玩家要有买到相对的标记才能在特定的阶段中执行行动。买了多少个标记就可以执行多少次行动。

这是玩家在游戏开始时的资源。码头一开始只有一个货舱,可以放四个货。货主要是用来和印第安人交换毛皮的。如果要能储存更多货,就必须多起货舱。黄色八角形是玉米,主要是用来“养”店。在城里开了多少间店,每一回合就要吃多少个玉米,不够吃就要拆店扣分,是很惨的。褐色木条是木材,要用来开店、起货舱、起农场。现金可以用来投标买行动标记,也用来执行特别行动。右下角的就是毛皮,向印第安人买回来后转卖到欧洲,能赚一点钱,又能开设固定的欧洲货来源。

这是每一回合的三种行动阶段。每一个阶段中,有相对的行动标记的玩家才能执行行动。橙色区是城市行动,玩家可以选择开一至三家店,或使用自己已经经营的店得分。城市里六个区域,每一个有自己的店的区都能得分。

白色区是郊外行动,玩家可以买一块地(其实就是是一张牌),或在买了的地开农场。开农场前一定要先建房子让农夫住。开农场时,因为会砍树林,会获取一批木材,而且也能得分。另外往后每一回合能收割玉米,是一种固定收入。

蓝色区是交易行动。玩家可以选择拿欧洲货和本地的印第安人交换毛皮,或把手上的毛皮运回欧洲。

每回合会开四张运货牌和四张农地牌。右边的农地牌是执行郊外行动的玩家可以拿的。牌上标明需要起多少房子才能正式开农场、开农场时能一次性地获取多少木材、还有以后农地每回合生产多少玉米。每当有人买下农地,印第安人就会被逼搬家,搬到比较内陆的地方。要继续和他们交易的话,就必须把自己的交易所搬迁、配合他们,要不然就要花费玉米乘船去找他们。

左边的是运货牌,标明需要卖多少毛皮才能用、能一次性赚多少钱、还有往后每回合能获取多少欧洲货(黑色方块)。

右下方的盒子是做投标时用的。那些圆形的大标记就是行动标记,会分成五列让玩家抢(这时已经有两列被抢了)。

左上方的是印第安人卖的毛皮。有零售、有批发。零售的是一个欧洲货换一块皮。批发的则是要三或四个欧洲货换三或四块皮。

这是城市区。有开店的话,可以用它们得分。游戏结束时也会做一次得分。每一区都标明一种特别行动。这些特别行动是每一回合每一阶段每一个玩家都能做一次的。通常执行特别行动要付费一块,不过如果要执行的特别行动的区里自己的店最多(包括和别人平手),特别行动是免费的。另外每一个有自己的店的区在回合结束时赚一块钱,所以店也是固定收入来源。

这些像一条一条面包的是印第安人的家。河对面的是玩家的交易站。每当有人买地,其实就是占了印第安人的地,他们会被逼往左搬家,一间一间的搬。要和印第安人交易,要看自己的交易站的位置。如果交易站对面还有印第安人的家,就可以交易。如果没有的话,就需要付玉米乘船往上游去找有印第安人住的地方。这照片还是游戏初期拍的,印第安人还没开始搬家。

亲身体验

我学新游戏,通常都会设法分析它的得分方式,整理出几种大方针,然后专攻其中一种得分方式。《New Amsterdam》里面的各种行动,我虽然能大概分类成几种路线,不过玩起来却发现各种行动有很多相关性,不能轻易地说专攻一种而放弃其他的。要专攻城市的话,需要有木材来起店,又需要有玉米来养店,所以不能只做城市行动而忽略郊外行动。要多做交易的话,会需要有木材起货仓和搬交易站,所以又是不能忽略买地伐木。我怀疑也许这游戏不能太专注做一种方针,而必须每一方面都兼顾。当中也许还是可以强调某一些、另一些则勉强照顾。玩家终究是要利用有限的行动有效率地得分。这游戏这样子强调平衡发展,像《历史巨轮》(Through the Ages)。相反例子则有《Navegador》、《银河竞逐》(Race for the Galaxy)。

每一个行动都是很珍贵的。玩家能执行的事很少。投标时往往竞争很激烈。投标机制是一回合式的,每一个玩家只能标一次,所以标什么价要小心考虑。如果自己真的想要某一列行动标记,标太低会怕别人抢,标太高又怕浪费自己的资源。注意对手会想要做什么事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推测有没有人会跟自己抢、如果要抢他们会舍得出多高价。我们都标大约六到八块(投标时玉米、木材、货物、毛皮可以当一块),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的。标得高的话有到达十块。最后拿标记列的玩家可以省很多资源,因为不必付钱就可以选剩下的其中一列标记。回想起来,这或许也不错。虽然少了主动权,可是如果能保持伸缩性,能节省资源,或许也是好玩法。

行动的有限度最受凸显是有些事情需要两个行动去完成。要开农场的话要先做一次买地行动,然后做特别行动起房子,最后还要做一次开农场行动。同一回合里不一定能做到两次的郊外行动。有的时候连下回合也不一定抢得到郊外行动。如果要搞到三个回合才开得成农场,那可是过了半局游戏(游戏只有六回合)!所以玩家往往要小心做长期策划。要做卖货的话,也是需要两次的主要行动,因为要先从印第安人那里买毛皮回来,才能转卖到欧洲。行动的有限和行动标记的争夺是这游戏里一大挑战。

《New Amsterdam》有一点让我相当意外,就是不同资源的管理是十分困难的。有两种特别行动是买卖木材和买卖玉米(也就是现金和木材或玉米之间的转换)。游戏开始时我心想这样的特别行动应该没什么用吧。只要好好计划自己的资源怎么用,就不需要浪费特别行动去做资源之间的转换。 哪里知道玩起来才发现资源的管理很不容易。不是那么容易计划或实行生产自己所需的资源,也不是那么容易预算怎样使用自己手上的资源。

我们这一局,有一点不够痛快是玩得有点慢。我觉得这游戏是不容易分析的(至少以初学者的经验来说),要衡量什么行动有什么后果、要估计一列行动标记对手会舍得出什么价,要算的话会很花时间算,因为很多事情可以考虑。我自问没有那种耐性去算得那么详尽,我是一半靠算、一半靠直觉。有好几次我都忍不住提早执行自己的行动,因为我知道不会影响我的上家。我是不是太不耐烦了?游戏结束时我包尾,可能正是因为算得不够详细吧?

我的产业。左下方我已经起了第三间货仓,现在共可容纳八箱欧洲货。我做过四次运货(有船的牌),现在每回合能获取七箱货(黑色方块)。地我有三块,第一第二块地已经开了农场,所以我每回合会收割四个玉米。第三块地虽然已经起了房子,可是农场还没开张,所以上面暂时还放着一个木块。

这是游戏结束时大家在城里的店。Ivan(黄色)和Henry(蓝色)最积极起店,有五个区有店。我(绿色)和Dith(橙色)比不上他们。

这角度拍应该大家会比较熟悉。这是现在的纽约曼哈顿区。

感觉/想法

《New Amsterdam》无疑是个欧式游戏,不过它的机制和主题是配合得很好的,是有了历史背景才去创造出可以呈现它们的机制的。机制和主题的整合度高。虽然大家的最终目标还是得分,不过游戏中做的事都有逻辑性,所以有助于投入游戏的历史背景。有一些游戏,玩过一次就觉得已经能分析出它的主要策略,觉得重点已经看光了,因为和很多其他游戏很像。《New Amsterdam》是让我一时不知所措的游戏。一个一个机制去看,没有哪一个是特别创新的,不过就是和历史背景配合得好,达到一种自然的平衡。一时之间看不出有什么强策略,似乎是要从各种行动间取得平衡去有效地争分。

这游戏的资源管理很有挑战性。时时会觉得缺这个缺那个,让人有紧凑感。玩家互动方面,有些地方很高,有些地方则不受影响。投标抢行动标记和玩家顺序,是重要的环节。在城市开店,有区域竞争的性质。和印第安人买什么毛皮、用哪一艘船卖毛皮回欧洲、买哪一块地,主要是受玩家顺序影响。先行玩家选项会比较多。有一些行动玩家是比较自顾自地管理自己的业务。整体上,我觉得玩家互动是高的。虽然不能直接干扰对手的业务,但是投标和执行行动的顺序已经有很大影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