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星期五

《挑食》(Pick Eat)


《挑食》是马来西亚出版社四眼工作室的第一套作品,以均衡饮食为题材。四眼工作室以出版教育游戏为主,这绝对是有很多教育价值的游戏,设计背后有很多教育理念。而同时候不失为好游戏,绝对不是桌游老手最怕那种教育游戏。果然玩家设计的教育游戏和外行人设计的教育游戏是不同的。《挑食》我很久以前就知道有这游戏,但是我一直以为这是设计给小学生玩的游戏,我并不是受众,所以从来没有好好去认识这游戏。我是因为和智仁有一起去今年的泰国桌游展,才会乘有空请他教我玩。原来和我以为的有不同。

盒子打开时变成人在吃饭的样子

《挑食》是凑组游戏 (set collection)。玩家要收集的是各种不同的食物。每一张牌都是一种食物,有它的属性,也有得分方式。选牌的机制是有点特别的。现行玩家抽三张牌,看了后要揭开一张,然后让下家选择。下家可以选择揭开的那一张,或者选择两张没看过的牌二选一。没有被选择的现行玩家才挑一张自己要。这机制听起来简单,但是后面的考量是耐人寻味的。如果有一张我很想要的牌,那我应该要揭开还是要盖着?如果有另一张对下家很好的牌,我可以尝试揭开那一张,希望他会拿,然后我就可以拿我自己要的牌。可是如果没有对他有吸引力的牌的话我该怎么办?是不是应该大胆的让他看那一张好牌,利用心理战术让他好奇我是不是躲着更加好的牌?也许我可以骗他上当。从下家的角度看,选牌有时候也不容易。如果揭开的牌真的很差那就不用想了,一定会选盖住的两张。最怕是那些差不多好又不算太好的。真的会有选择困难症。


选了牌后,要在自己面前排成一行。拿的牌如果是面朝上,就保持面朝上。面朝下的也一样。新拿的牌要放在一行牌的左边或右边都行。放哪里是可能会影响计分的,因为有些牌是否得分要看相邻的牌。面朝下的牌摆得低一点是有原因的,就是为了要记住这些本来是面朝下的牌。这对一些牌的计分有影响。


这些是变体规则才用的牌,是任务。游戏设置时每人二选一。游戏结束时如果有做到就有额外分数。这些都是真实的饮食方案,例如低碳水方案。


水类的牌(最左边那一张)通常是能得很多分的,大部分时候不用考虑,能拿就拿。不过如果上家给我选牌时有面朝上的水,我会怀疑盖住的会不会有更好的另一张水。


牌的得分能力是和主题有关系的,例如一些水果会帮助其他营养的吸收,那么它们的得分能力会是按照营养牌算的。理解了每一张牌得分能力后面的意思,真的可以通过这游戏教导很多营养学的知识。游戏要玩得好,其实好好运用自己对营养和饮食的常识就行了,所以游戏是很自然的提醒我们均衡饮食的重要。

《挑食》还是会归类为轻量级游戏。核心机制是简单的,有一个容易明白的选牌机制,大家要尽量收集一组有互助效果的牌,尽量争分。我常对教育游戏有一种抗拒,因为看过了很多不好玩的教育游戏,对我来说要坐下来玩还真的是折磨,玩到一半我又不好意思说不想玩了。《挑食》对我来说是桌游类的体验而不是我常遇到的教育游戏的体验。它是桌游玩家会玩出乐趣的游戏,同时后面的设计理念是以学习为基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