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大纲
《Lost Ruins of Arnak》是最近热门的游戏,而且刚刚提名了德国年度游戏奖的
Kennerspiel des
Jahres(玩家级别奖)。题材我是觉得有点老掉牙,所以起初没打算试。但是游戏真的很走红,我就忍不住好奇。看了规则后,我还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要玩了后才比较明白。
游戏中玩家扮演探险家和考古学家(完全是 Indiana Jones
的味道)。玩家发现了一座岛屿,是传说中的古老文明。玩家可以探索岛上的各地点,但是内陆的地点就需要安排合适的交通工具才能去到。同时后玩家也需要研究这古文明的神殿。游戏有工人指派机制
(worker placement) 和组牌机制 (deck
building)。工人指派部分大家只有两个工人,用法主要是发掘遗迹或到遗迹拿资源。组牌部分则是用来加强玩家能做的事。游戏只玩五回合,每回合玩家只能摸五张牌,有很多事是要靠牌提供的交通工具或资源去执行的。有一些牌也让玩家执行特别行动。一个回合里大家无限制的执行行动,直到大家都没有资源执行行动,或不想继续执行,回合就结束。玩家把用过的牌洗牌后放到牌库底,然后摸五张牌准备下回合。
右边是主图板,左边是其中一个玩家图板。主图板最上面是买牌区,左边是玩家可以探索和采集资源的遗迹。游戏开始时在海岸的五个遗迹已经开启了,内陆的则要有人去探索才会开启。图板右边是神殿,每一个玩家有两个棋子,要靠做研究前进。做研究就是付资源。棋子前进的每一步都会有好处,例如获取资源、获取助手。棋子爬得越高,就有越高的分数值。爬到顶的话,可以花资源买神殿牌(有分数值)。
这是买牌区。中间那个是魔杖,标明了游戏正在第三回合。魔杖左边要放古物牌,右边则是工具牌,都是玩家可以买的牌。由于魔杖会往右移动,游戏初期是古物少、工具多,游戏后期则是古物多、工具少。古物都需要用指南针买,而工具则用金钱买。古物买的时候可以立刻用,不过以后用就必须付石碑来启动。工具买的时候立刻放在牌库底,通常下回合才能摸到,不过用工具是不用付费的。古物和工具都有分数值(在牌的右下角)。
玩家牌库在游戏初期只有六张,所以是用得快的。游戏的基本货币是钱和指南针。闪电标志代表免费行动,那些有闪电和资源的牌表示玩家随时可以下牌拿资源。牌的左上角有交通工具,是用来指派工人的。图板上不同的地点需要不同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可以转换,例如飞机可以代替任何其他的交通工具。船和汽车则可以代替步行。
探索内陆遗迹除了要付交通工具,也要付相当多的指南针。探索时首先能拿石像上面注明的好处,石像本身也值3分。接下来要放遗迹板块,并获取上面的好处。这是事先不知道的,要探索了才知道。最后还要摸一张守护神板块,也就是保护遗迹的怪兽。打怪兽是有分数的,而且被打败的怪兽都提供一项一次性的特别能力。打怪兽要付什么资源,怪兽板块上会注明。上面这样的情况是幸运的。打怪兽所需的三种资源,那么巧有两种是遗迹本身提供的,所以玩家只需要有一个指南针就可以打败怪兽了。到回合结束时,如果无法打败怪兽,探险家棋子必须落荒逃回玩家图板,玩家就必须拿一张恐惧牌。恐惧牌在游戏结束时是扣1分的,是比较弱的牌。探索遗迹最好是回合初期资源比较多的时候做,因为这样就有比较大几率有足够资源打败冒出来的怪兽。
这是遗迹板块,来这里能摸一张牌并获取蓝色箭头。
玩家在神殿的两个棋子一个是放大镜,一个是书本。书本的位置不能超越放大镜。神殿右边有注明放大镜或书本抵达哪一个位置能获取什么好处,还有游戏结束时值多少分。有一些位置有特别奖励,先到先得。玩家在神殿的进度不会彼此阻挡,只是需要斗快。到达神殿顶的顺序有分数值的差别。神殿的一些位置会给玩家聘雇助手。助手是每回合能用一次的。好的助手会有人争先聘雇。
用过的助手要这样横放。回合结束时才重置。玩家图板上有四个六角形位置是可以用石像启动的。启动时能从玩家图板那一列好处中选项挑一项。不过启动这些位置会扣分。扣多少就标明在位置里。
这鸵鸟是工具牌,可以让玩家摸一张牌,然后指派工人时有折扣(少付一辆汽车)。鸵鸟牌也可以当成两辆汽车来用(左上角的标记)。
这是古物牌。古物牌左边有石碑标志,表示用的时候需要付石碑。只有刚刚买的时候可以免费用一次。
这是恐惧牌。游戏开始时每人的牌库里有两张。游戏进行的时候可能会拿一些放到自己的牌库里。恐惧牌只能当步行(交通工具)来用,是很弱的牌,而且是要扣分的。游戏中有一些行动能把牌移除,主要就是为了处理掉这些恐惧牌。
玩家在一个回合里的行动选择是多样化的。不是所有行动都需要用到牌,有些只需要付资源,例如打怪兽、考察神殿、买牌。工人只有两个,通常都是用来去遗迹拿资源,或去探索新遗迹。这些都需要交通工具,所以通常会动用手牌。一些牌本身就有特别行动,所以下牌也是玩家的其中一种行动。得分的主要类别是神殿上的进度、探索遗迹并打怪兽、还有就是牌的分数值。
亲身体验
我和 Allen 、阿 Han 是在 BoardGameArena.com 玩的。图板是双面的,我们两面都试过了。背面的稍微难一点,但不多额外规则。
游戏只玩五回合,而每一回合开始只能摸五张牌,起初我是觉得很不够的。游戏初期的资源少,能做的事也少,所以会觉得什么都缺。神殿那么高,感觉很难爬上去。要玩下去我才发现玩家的能力是越来越强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买回来的牌都会提高能力。开启了新的遗迹后,也等于是有更好的工人指派地点,慢慢就越来越少人想去起始的海边地点了。上面截图里,我们已经开启了四个内陆的遗迹地点。
大体上这还是一个收集资源然后转换成分数的游戏。资源收集起来,主要是用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在神殿里爬,另一个是发掘遗迹和打怪兽。这是两个主要得分路线。游戏的一个有趣点是越是到了后期,手牌就越来越多元化,资源也比较多,可以编排做更多不同的事。牌和资源要怎样用、以什么顺序用、要去争什么地方,是有趣的谜题。游戏到了后期是选择越来越多的。每一回合都会想充分利用自己的行动、探险家、助手、资源和手牌。怎样把所有道具拼凑起来有效地去争分,是很过瘾的习题。
这一局我(绿色)发现要兼顾两个神殿棋子都往上爬是很困难的,所以我放弃了书本,只专注让放大镜前进。后来我是第一个抵达神殿顶的,而且还收集了足够资源拿了一块神殿板块。
神殿板块有大中小三种,越大的就需要越多资源。不过大的板块值11分,是很可观的。其他的只有6分和2分。
组牌机制对游戏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玩家牌库不会有太多牌,也不会洗牌很多次,平均就一回合一次。游戏开始牌库有六张牌,而每一回合要摸五张。一局游戏买的牌,大概是六到十张。玩家有时候可以把牌移除。所以牌库不会有很多牌。新买的工具牌会放在牌库底,所以通常下回合开始会摸到,甚至当回合也可以因为特别能力而摸到。买工具基本上是为了下回合铺路。古物牌买了马上可以用。回合结束时,当回合用过的牌要洗牌然后放到牌库底。如果牌库本来剩的牌就不多(几率很大),那么刚刚买的古物牌可能下回合会摸到,又可以用了。《Lost Ruins of Arnak》里的新牌是很快就可以用的,不像很多组牌游戏里的牌,都需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摸到、才能用。我喜欢这做法。
到了游戏尾声,我们共探索了六个遗迹,两个最遥远的,四个中间的。要探索最遥远的遗迹,需要付六个指南针。中间的遗迹则需要三个。
这是另一个图板,主要差别是有一些助手放在神殿里。玩家的放大镜棋子要到达有一叠助手的位置,就可以聘雇那里的其中一位助手。图板这一面的神殿感觉所需的资源都是比较贵的,所以这一面比较有难度。
魔杖在第五个位置,表示游戏到了第五回合。
这是很好用的古物,可以打死怪兽。这帮了我很大的忙。这一局我打算专注于发掘遗迹和打怪兽,因为想和上一局做不同一点的事。有这古物正合我意。
这也是我很喜欢的工具。用来买古物的时候,便宜三个指南针。指南针和金钱虽然都是最基本的货币,但我觉得指南针是比较高价值的。能省三个指南针是很强的!真的是打死我都不舍得把这一张牌拿来当船(交通工具)用(左上角的标志)。
感想
我最近对采集资源转换成分数这一类游戏有点厌倦感。太多重量级欧式游戏,太多热门游戏都是这一类的。《Lost Ruins of Arnak》也是这样。我在看了规则后有一点抗拒感。我要玩了后才感觉到它好玩的地方在那里。要说它有什么很新鲜的机制,它并没有。也许只能说那魔杖吧,它很巧妙的让玩家处理游戏初期是工具牌多,逐渐转换成游戏后期是古物牌多。但这并不是游戏最好玩的地方。我认为最好玩的地方是组牌机制是很快有成效的。它把组牌机制的乐趣浓缩了。古物牌买了立刻用,工具牌通常下回合就有得用。我玩《A Few Acres of Snow》的时候,欣赏它模拟了殖民地战争的困难,因为买了的牌要等很久才用得上,而且不容易配搭出好的牌组合,玩家受限于摸牌的运气。我喜欢那里的困难,但《Lost Ruins of Arnak》里我却是喜欢它给我快爽。完全相反,但各有优点。
《Lost Ruins of Arnak》绝对有开发游戏的乐趣。玩家的能力是越来越强的。神殿里的进度给玩家很大成就感。这些虽然有点公式化,但我不得不承认,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我还是享受那过程的。
游戏后半部,由于能力多了、资源多了,变成玩家有很多方法去编排自己要做的事,尽量让收益最大化。做这样的最大化是有满足感的。玩家能力会越来越多有很多原因,包括牌的能力、助手的能力、新的遗迹的能力、打败的怪兽的一次性能力,还有石像可以启动玩家图板上的能力。当然,最后目的还是得分,不过手上那么多颜色笔可以用来上色,就是会觉得自己是天才画家。这就是我的玩后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