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一次的和 Ruby、Edwin、Benz (小猪临时有事无法出席)聚会。我请他们帮我测玩我在开发中的《Malaysian Holidays》。他们都是特别喜欢去日本旅行的,所以游戏里出现日本牌时大家特别想抢。
我现在邀请了一些马来西亚本土设计师和出版社合作,互相推销游戏。我把自己的一些游戏寄放他们那里,他们也寄放游戏在我这里。每次有机会去一些桌游相关活动或聚会,我就顺便也帮他们卖游戏。马来西亚做桌游不容易,市场小,基本上还没怎么开发。玩桌游的人很多是喜欢外国的游戏,不会关注本土游戏。所以我认为我们这些本土业者是需要携手一起开发本地市场。
这位是来自 Belarus 的玩家,买了一盒《Dancing Queen》。很开心《Dancing Queen》能去到那么多不同国家。我自己都没去过 Belarus。
《阿里巴巴》的作者日志在 BGG 刊登后,那几天突然一堆国外订单进来,一直忙走邮局。也有一些店询问要订货。《阿里巴巴》能卖到国外,是开心的事。这一次提醒了我搞桌游要记得思考好销售策略。我应该多努力策划销售。这不是我的强项。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希望帮我的游戏找到好的出版社出版。我可以专心做设计。
有一位比较特别的顾客是来自沙地阿拉伯的。我还是第一次卖游戏给沙地阿拉伯的玩家。《阿里巴巴》这个阿拉伯主题的游戏能卖到给中东的玩家,是让我有点感动的。
最近有机会再玩《No Thanks!》。这是2004年的游戏。那是我刚成为桌游爱好者的时代。我起初是用《谁是牛头王》的牌来玩的。后来我有在台北的女巫店玩过真正的版本。我是到了去年才自己买了一套最新的版本。这版本有扩充,不过目前我只玩过基本版。基本版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游戏。
这游戏里大家是尽量少拿牌的,因为牌的数值是负分。每一回合牌库会翻开一张牌。轮到自己时,可以选择拿下或付钱拒绝拿下。钱会堆积越来越多。拿下牌的人会把钱也一并拿下。牌是迟早有人拿的,因为钱会越积越多越吸引。要不然就是有人钱用光,不得不拿牌。游戏里的一个重要规则是如果有相连的牌,只有最低那一张需要算。其他一概不算。例如手上有24,就不必怕25了。25对自己等于0分,但是对其他人来说是负25分。如果出现25,是可以开开心心的让大家贡献多点钱才开开心心的拿下这一张牌。
这是我在开发中的《Sabah Honeymoon》(沙巴蜜月),要拿来参加一个关于沙巴州的游戏设计比赛。沙巴是我的故乡,听见有这样的一个比赛,自然是很有冲动要参与。这一次我决定要做有图板的游戏,我觉得参加这类型的比赛,还有要谈旅游这主题,有一个地图会比较有感觉。
Buddhima 和 Jon 帮我测玩《Sabah Honeymoon》,给了我很好的建议。
老朋友阿聪和苗燕帮我测玩《Malaysian Holidays》(马来西亚公假日)。这是在计划中要出版的游戏,不过出版模式应该和之前的游戏有点不同。敬请期待!
马来西亚是公假很多的国家,所以我想拿这主题做一个马来西亚人有共鸣又容易理解的游戏。在马来西亚的社交媒体上每一年年底都会有人分析下一年有什么公假是星期一、星期五,也就是等于有长周末,可以计划旅行。这些分析也会列出哪一些公假在星期二或星期四,因为多请一天年假(星期一或星期五)就可以有连续四天的长周末。这反映了很多马来西亚人的心境。这游戏就是要表达有公假的愉悦。照片提供:Choon Ea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