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apa》是个有点奇怪的游戏。我挣扎于要叫它我不喜欢的游戏,还是我不理解的游戏。有不少人玩了觉得是有特色的游戏,所以令我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我的问题?
这是纸牌游戏,可以二至八人玩。我认为这主要是设计给四到八人的游戏,因为两三个人玩的话还要用到变体规则。一局游戏用的牌一定是人数乘四,因为大家会有起始手牌四张,目标就是把四张牌都打出去。游戏里的所有牌值都有两张。玩家要凑到一对,然后还要找到可以容纳它们的基地,才能够把它们打出去。上面照片里有两张 13 号,就是一对。而扇子上注明 13-14 表示这是可以容纳一对 13 号或一对 14 号的基地。游戏的目标是简单的,就是凑一对然后打出去,把手上四张牌都打完。其实总共也就只需要凑两对和给它们找到基地。
游戏设置时基地是面朝下放桌子中央的。基地的数量是一定足够的,只是开始时没人知道哪一个基地容纳什么数字。现行玩家(游戏里叫皇帝)要做的事首先就是向大家要牌。他要宣布一个数字,然后所有其他玩家必须同时选择举手表示没有(可以撒谎),或保持沉默不表态。这时候会有几种情况。如果有两个或以上的人不表态,那照理说如果大家都诚实,皇帝要的牌一定在他们其中一个手上。皇帝要挑其中一人随机抽一张牌,然后换另一张牌给他。如果不表态的人数是零或一,谁有皇帝要的牌就一定要老老实实献上。如果牌来自有举手说没有的人,他会被罚,因为他撒谎被捉到。还有另一种情况是皇帝明明已经有一对但也讨这数字的牌。这时候如果大家都诚实的举手,皇帝可以让大家看他那两张牌,就不必和别人换牌。
皇帝做了讨牌后,第二件事就是要翻开一个还没使用的基地。如果基地收容的数字自己有,就可以打出去,而且可以再翻开基地。当然,如果手上的牌打完了,就是赢了。如果翻开的基地无法打牌,基地要翻回去。大家就得努力记得基地的数字。这是记忆游戏啊。
这游戏的规则书我是看得蛮辛苦的。我觉得写法和顺序让我念了也不是很明白。不知道是游戏设计的问题还是规则书的问题。我感觉游戏是可以简化的。我在教游戏的时候不停要翻看规则书,因为自己搞不清楚什么情况该做什么事。我在想,其实大家永远不举手说没有不就好了吗?这样是避免帮助皇帝的最好方法。这是逼皇帝要随机选一个人抽牌,看有没有好运抽到他要的。举手的好处是什么?是因为如果自己有一对不想被皇帝拿掉?
有一样我觉得有点烦的事情是上面这些绵羊牌。每一次当皇帝(也就是当现行玩家)都要拿一张绵羊牌。手上有绵羊牌的玩家暂时不能再当皇帝。这绵羊牌的用意就是每人都要当了一次皇帝才会有人能当第二次。绵羊牌要大家都拿了一张才全部重置。当皇帝的顺序不是顺时钟的,是当回合的皇帝选下回合谁当。
狐狸牌用来惩罚说谎的人。说谎会被罚的情况是手上有皇帝要的牌但举手说没有,而且当回合没有人不举手或只有一个人不举手,然后自己被逼交出那一张牌。在这十分特定的情况下,被罚的人要拿两张狐狸牌,然后手牌要打开给别人看两个回合。两只狐狸的用途是做倒数。
我的感觉是这游戏很多细细小小的规则,把事情搞得复杂又难记。我不明白是不是真的需要这样。也可能是我还没找到游戏的亮点,所以不明白为什么需要有这些规则。
我只玩了一次,而且还是教错了规则。也许我应该多试一次,玩对规则,我才对这游戏下定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