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星期六

回顾2016年

2016年内,我玩了311局游戏。比起2015年的638局,少了一半。自2004年成为桌游爱好者以来,这是第二次一年内玩的游戏局数少于400局。上一次是2007年,只玩了301局,是因为那一年两个孩子年纪还小。以数据来看,我似乎是淡出桌游了,不过我个人却没有这样的感觉。我想311局对正常人来说还是难以想象的多。2016年里,我的确比往年玩得少了。有时候星期五晚上觉得有点累或有点懒,就没去BGC的聚会。不过我觉得自己还是玩了不少桌游。至少这部落格从来不缺内容。

2016年玩了74款不同的游戏。2015年是118,所以也是掉了一大截。自从2007年这是第一次一年内玩的游戏不到100。玩过的新游戏有30,是有记录以来最低。

太太和孩子们也玩得比往年少。她们本来就不是桌游爱好者,她们有自己的爱好。我们还是有一家人坐下来玩,只是没以前那么多。还能维持这样的家庭活动,我感到欣慰。

2016年内只有四款游戏我是玩超过十次的。《Star Realm》(87局) 和《Ascension》(暗杀神)(62局)依然是我的零碎时间游戏。对手还是阿Han。我们没以前玩得那么频密,不过数量还是可观。《瘟疫危机:承传》(Pandemic Legacy) (17局)是我的2016年年度游戏,是这一年最难忘的桌游经历。我们同一群朋友经过几个月差不多每一个星期五都固定时候开局,一起经历了整个故事。感觉是一起去了一趟旅行,大家有了不少共同回忆。另一个玩了很多局的游戏是《Don't Mess With Cthulhu》(11局),算是聚会游戏,是有猜忌的秘密身份团队游戏。

《瘟疫危机:承传》(Pandemic Legacy)

《冷战热斗》(Twilight Struggle) 电子版出了,我玩了9局。我那一盒实体版反而没拿出来玩。不过我感觉这游戏不适合玩得太频密,因为是有点深度,有点沉重的游戏,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精神状态。所以虽然有电子版,我没有拿来做像《Star Realms》、《暗杀神》那样的天天玩的游戏。《椰子猴王》(Coconuts) (6局)是儿童游戏也是巧手游戏。看起来没什么,可是玩起来却让我感意外。它唤醒了一种本能、一种童真。玩起来很快乐。另外有玩了不少的是《瘟疫危机》(Pandemic)的一些变体,包括扩充《一触即发》(On The Brink)里的恐怖分子变体。这变体我买了很久一直没玩,这一年终于让我玩到了。

《冷战热斗》(Twilight Struggle)

《椰子猴王》(Coconuts)

《瘟疫危机:一触即发》(Pandemic: On The Brink) 里的恐怖分子扩充

2016年添加的游戏,两只手就够数了。我买了《Forbidden Island》(二手)、《Food Chain Magnate》、《7 Wonders Duel》、《瘟疫危机:承传》、《Captain Sonar》。别人送的有《Sblap》和《Zombie Tower 3D》。自制的则是《Don't Mess With Cthulhu》。

2016年初尝的游戏有30个:

  1. Poo
  2. Camel Up
  3. Coconuts(椰子猴王)
  4. Cheaty Mages
  5. Trickerion
  6. Zombie Tower 3D - 这是概念特别的游戏。玩家被分隔在危楼的不同地区,要互相帮助只能靠从墙壁裂缝把别人所需要的工具传给对方。大家看不见彼此地区的状况,只能靠口述解说。有趣的是,这并不是合作游戏。大家的确是需要某程度的合作,才能一起逃出生天。可是生还后是只有一个玩家会成为赢家的。所以大家还是会有私心,会有隐瞒,合作得来会有所保留。出版社Cosaic对我很好。寄了一盒给我写评测,到他们集资成功出版第二版后,又寄了一盒最新版给我。

    Zombie Towers 3D

  7. TIME Stories - 这又是个有创新机制的游戏。它和《瘟疫危机:承传》一样,是玩过一次就不能再玩的游戏,是一次性的体验。游戏设计、游戏机制,没有让我觉得很出色,可是玩的过程是快乐的(和《瘟疫危机:承传》一样)。要比喻的话,也许可以想象成文法用词普通但剧情精彩的故事书。玩《TIME Stories》我们是同一群玩家花了半天,连续玩好几局,直到破关为止。我觉得这样比较好——每一次是同样的团队一起玩,而且每一局不要相隔太久。隔太久的话,有些细节会忘记。这游戏需要每一次失败都记取经验,下次会用到。

    TIME Stories

  8. Fiasco - 2016年我第一次尝试角色扮演游戏 (role playing game)。这是很不同的体验,让我耳目一新。年底的学校假期我强迫了两个孩子和我一起玩一局,当是假期作业。
  9. Blood Rage
  10. Sblap
  11. Quartermaster General - 我很欣赏这游戏设计。那么少的规则、那么少的行动,却能包含那么多历史上的确实事件及可能事件。游戏中有很多决策都是让人痛心、两难的,这也是精彩的地方。

    Quartermaster General

  12. Pandemic Legacy - 我的2016年度游戏。
  13. Trambahn - 不错的二人纸牌游戏。
  14. Isle of Skye
  15. Mombasa - 大红的游戏,但我个人却不怎么喜欢。
  16. Citrus
  17. Android: Mainframe
  18. Via Nebula
  19. Quartermaster General – Victory or Death: The Peloponnesian War
  20. Barony
  21. Splendor - 大红的游戏,但这个我喜欢。看似很简单,但其实是有一定深度的。
  22. Dead of Winter: The Long Night
  23. Churchill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三个主要盟友之间的明争暗斗。
  24. 7 Wonders Duel - 我不断惨败给太太。这也是二人纸牌游戏,已经是打入BGG十大的游戏。我还是不太能接受它是十大游戏之一,因为我心目中十大游戏的楷模是重量级策略桌游。纸牌游戏打入十大,让我觉得格格不入。这是我的问题。《7 Wonders Duel》的确是不错的游戏。玩起来有一种爽快感。我一向来都不觉得Antoine Bauza的设计风格是我所喜欢的风格。他的作品多数是轻到中量级的游戏。可是有很多他的作品我都很喜欢。我看我是应该面对现实了。
  25. Don't Mess With Cthulhu - 这是聚会游戏,需要懂得撒谎,有被识破时的笑话,也有成功瞒天过海时的成就感。
  26. Terraforming Mars
  27. Islebound
  28. Jeju Island
  29. A Study in Emerald - 这游戏让我感好奇。它的胜利条件是有点曲折、有点麻烦的,就像《Churchill》那样,整个游戏围绕着怎样把自己部署成最有胜算的玩家。核心机制是特别的,只是我还搞不清楚实际上行不行得通。
  30. Captain Sonar - 我在想我是不是已经到了玩桌游玩到腻的情况。有好几个让我感兴趣的新游戏都是有一些全新机制的游戏,似乎没有新机制、新刺激,就引不起我的兴致。《Zombie Tower 3D》、《TIME Stories》、《瘟疫危机:承传》都是有一些新尝试的游戏。《Captain Sonar》也是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庆幸的是它的新概念实施得好,不会成为空有新想法却败在执行层次的游戏。

    Captain Sonar

2016年一个我感兴趣的游戏是《Star Wars Rebellion》。只可惜由于销售权问题,Fantasy Flight Games不能在亚洲区销售这游戏。我在Borders书店看过有卖(不过盒子有点损坏),要马币600(约美金135)。我买不下手。我也上网看过。如果从美国的网站买然后寄过来,也要马币550左右,也是很贵。而且我也不想冒险游戏会被海关扣留、打税。要大老远跑去KLIA机场那里拿,很麻烦。看来和它是无缘份了。

年初,东方日报记者找我做了一次采访。因为这一次采访,我才会玩了一连串的《瘟疫危机》系列游戏。文章里有提起这游戏,我的几个同事看了说感兴趣。一试了后,就一直玩下去玩了很多次。

现在我在公司也有玩游戏。有玩的话通常是星期五傍晚。现在还没有很固定性的玩。要有足够的人把手上工作完成,才能腾出时间玩。玩《瘟疫危机:承传》那一段日子我们是玩得蛮频密的,因为大家都兴致勃勃,每一个星期都很期待。因为有和公司同事玩游戏,有不少好游戏我有机会再次拿出来玩。《Tragedy Looper》、《魔戒》(Lord of the Rings) 我都很开心能再玩。有机会玩一些轻量级和中量级游戏也很不错。通常星期五晚上去和其他的老手玩,都会偏向玩重量级游戏。也许是多了一个玩桌游的圈子,所以让我觉得不缺玩桌游的机会,也不觉得自己有少玩很多。我想不缺对手、不缺游戏,对桌游爱好者来说,就是夫复何求了。

2016年12月26日星期一

《Captain Sonar》(潜战)

7人玩1次,8人玩2次。

游戏大纲

《Captain Sonar》是2016年度艾森游戏展的游戏中我唯一有冲动去预定的。我是看了Shut Up & Sit Down的视频介绍就决定这游戏一定要试一试,因为真的很特别。

这是设计给八个人玩的团队游戏,一组四人,扮演潜艇战斗员。一组人开一艘潜艇,各有不同的岗位。双方起初并不知道敌舰的位置,要小心探测、计算,去探出敌人所在,然后发动攻击。首先把敌舰击沉的团队,就是赢家。这游戏是即时游戏,但也有轮流制的变体规则。我觉得设计的原意是即时机制,所以并没有兴趣尝试轮流制玩法。

游戏盒很重,而最重也最占位的是这个特别长的屏幕。这是由两片屏幕组成的。游戏进行中两组人要分别坐在屏幕两边,互相看不见对方的图板,但是能听见对方的讨论。

一个团队里有四个角色:船长、大副、声纳员、工程师。游戏最好是八个人玩,不过如果凑不齐人,是可以一人多角的。

这是船长用的图板。这地图就是战场海域,分成九个区域,每一行每一列都有数字或字母标明。海域里有岛屿,是潜艇不能碰上的。船长的工作是决定航行路线和使用各武器和设备。游戏开始时船长决定潜艇的起始位置(上图打叉的位置),然后就从那里开始航行。航行的路线不能重叠。航行得越久,路线就会画得越长,图板上就越来越少地方可以去。那个写了M字母的地方是放了水雷的地方。

这是声纳员用的图板和透明胶片。声纳员负责听敌方船长所宣布的航行方向。把听到的方向画在透明胶片后,可以移动胶片寻找确实的敌舰位置。这照片里的路线和上一张照片里的路线是一样的,可是声纳员还没能确定敌舰位置,因为这样的路线在这地图上是有不只一个可能位置的。

这是工程师的图板。每当船长航行一步,潜艇里的一个零件就要损坏。工程师的责任是决定哪一个坏。那些圆形标志就是各种零件,分成东南西北四组。船长走什么方向,那一组里就要坏一个零件。坏了的零件类别,就会让那一类别的设备失灵,暂时没得用。这照片里的黄色、红色、绿色零件标志都有一些有打叉,所以所有设备类别都无法启用。零件损坏如果没处理好,潜艇会遭受破坏。四组里如果有任何一组的六个标志全被打叉,就会发生爆炸,潜艇要遭受一点值的破坏。潜艇的生命值是四点。承受总值四点的破坏就会被击沉,团队就输了。发生爆炸后,引起爆炸的那一组标志要重置,把所有损坏记录擦掉。

另外,最底下那一行标志有六个是原子炉标志。这些平时被打叉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一旦六个都被打叉,就会引起爆炸。潜艇要遭受一点值的破坏,然后六个原子炉标志重置。

有一些零件标志有线条接起来。这些是会自动修复的零件组。如果同一个修复组的零件全部损坏,它们会自动修复。上图的黄色零件组已经四个都损坏,所以现在四个都可以擦掉。玩家要尽量利用这些自动修复的零件组,以避免潜艇遭受破坏。工程师有责任提醒船长什么方向该走、什么方向不该走。工程师也要理解船长正打算用什么设备,尽量不让这些设备受损。

这是大副的图板。大副的工作比较简单,基本上是负责“充电”。船长每航行一步,大副就可以为任何设备充电一格。设备是要充满电才能用的。这照片里左下角的鱼雷和中下方的声纳已经充满电,中上方的无人机还差一格。大副要配合船长。船长将需要用什么,就得优先准备那一种设备。右上角的小图用来记录潜艇的破坏值。

基本的设备有五种。船长要启用任何设备时,要大声喊停。这时候双方所有船员都要放下手上的事,要处理了启用设备的效果才继续。使用设备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大副的图板上那设备已经充满电,第二个是工程师图板上没有任何这一类设备的零件受损。我简单介绍这五种设备吧。左上是水雷。船长先布下水雷,等以后引爆。引爆时如果敌舰身处水雷位置,会受两点破坏,如果在水雷旁边则受一点破坏。左下是鱼雷。鱼雷的射程是四步。杀伤力和水雷一样。中上是无人机。启用时船长可以猜测敌方所在的区域。敌方的船长要老实回答有没有猜对。中下是声纳。敌方船长要从三项资讯中选两项告诉对方。三项资讯分别是潜艇位置的行、列、和区域。说出的两项资讯必须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右上的是静音。启用静音时,船长可以往同一个方向航行一到四步,而且不必宣布给敌方听。这当然是为了躲过对方声纳员的追踪。五种设备,有的用来攻击对方,有的用来探测对方位置,也有的用来逃亡。

还有一个重要的机制是上浮。上浮有两个很重要的用途,但也是很危险的事。首先,船长一旦上浮,就可以把自己图板上的路线全部擦掉,“重新做人”,接下来的航行自由度大很多,对方也不会那么容易算出自己的位置。另外,上浮时工程师的图板上的所有损坏都会修复。上浮是很重要的重置动作。不过它的危险性是要马上向敌方宣布自己的所在区域,而且会有一段时间要浮在水面无法做任何事。敌方自然会想乘这时候找到己方潜艇并进攻。浮在水面的时间有多长,要看船员们能多快完成维修。请看下图。

工程师的图板上有一部分是这维修蓝图。上浮时,每一位船员要选其中一个部位把它圈起来并写上名字简写。四个人都完成后,工程师要交给对方的工程师检查。要确认没有画出界,才能通过,潜艇才能下潜。上浮这一段时间是很紧张的,因为要赶快完成维修继续航行,不要被敌方逮到。

一旦有其中一艘潜艇遭受四点破坏,就会被消灭,另一艘就是赢家。

亲身体验

目前我当过船长和工程师。当不同的角色,感觉是很不同的。当船长那一次,我的盘算是先探测出对方的位置,然后才攻击。我在游戏初期一直在用绿色的武器,也就是声纳和无人机。我的大副是Edwind,工程师是Edmond,我一面玩会一面看他们的图板,告诉他们我打算用什么设备,希望他们配合,有时候甚至需要提醒Edmond应该怎么画来启动自动修复,因为他还不熟悉。我的声纳员是阿Tyle。那一局他玩得精神紧张,因为他听不清楚敌方船长Benz的指令,追踪不到敌方的潜艇。有几次我航行得差不多了,鱼雷水雷都准备好了,打算要进攻,转身要问他情况怎样、敌舰在哪里。一看他的图板怎么已经擦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几个记号,我脸都青了。之前还看他画得满满的,怎么不见了。有一次我催他告诉我敌人位置,他竟然“嘘”我要我别吵,他听不到。真是大逆不道!也许应该怪对方船长Benz,没有说得很清楚。敌方团队只有三个人。三个人应该比四个人容易玩,因为少了沟通的困难。Benz要航行时,只需要跟小猪(工程师)讨论,因为大幅一角是Benz自己当。阿Tyle会听到Benz和小猪讨论往北好吗、往东好吗、那么就往南吧等等。他们小声讨论小声航行,所以Tyle就乱了。Ruby当敌方的声纳员反而说当得很轻松,因为我这一边的船长(也就是我)每一次航行都宣布得大大声清清楚楚。她画我的航线是画得很清楚的,很容易就大概知道我们的位置。我虽然用了很多次声纳和无人机,可是还是不太捉摸得到敌方踪影。Benz(敌方船长)没有用很多次声纳或无人机,只靠Ruby(声纳员)就已经很足够。他注重武器,小猪(工程师)也知道他要主攻,尽量配合。结果我们的潜艇就被追着打。敌暗我明,很苦啊!有一次他们的鱼雷是正中我们的位置,我就知道死定了。他们已经完全掌握我们的准确位置。我的静音装备是充满电了,随时可以用。可是那时候我身处海峡内,航行不方便。我需要脱离海峡,才能有更多逃亡路线可选,不让敌方轻易再锁定。一到达海峡出口,我正要喊停时,Benz比我早半秒先喊停。他发射鱼雷,打中了我们,我们被击沉了!

另一次玩我们是连续玩了两局,这一次是八个人玩。我当工程师,我的团队里有Tyle当船长、Jeixel当声纳员、芷宁当大副。对手团队是Edwind当船长、Moe当声纳员、丽丽当大副、愉雯当工程师。当工程师时我需要提醒船长有什么设备无法用,如果要重新用的话,要怎样航行去启动自动修复。我也会问船长接下来会想用什么设备,我就尽量避让它受损。有一次我没留神,竟然让同一组的六个零件都坏了,造成爆炸。我应该要提早警告船长不能再往北走。

这一次玩,Benz没有参与,他说想在一旁看,感受一下那气氛。他说他看也是看得很紧张,因为他知道两艘潜艇的位置,也知道其实双方的声纳员都追踪得很准,问题只在于谁先发制人。这一次双方的船长宣布航行方向都比较清楚,所以声纳员都追踪得比较准确。有一局我的潜艇是被两次准确命中击沉的。另一局换阿Moe当敌方船长时,他用了险着获胜。那时候他猜测我们是在他的水雷旁边。他们自己也在旁边。那时我们已经有三点破坏,再破坏一次就会输。他们还没受破坏。Moe在明知己方会受创的情况下引爆了水雷。结果我们真的是在那水雷旁边,被炸死了。两艘潜艇就只差两步!

玩《Captain Sonar》的气氛是很紧张的。我猜想船长和声纳员的压力是最大的。船长有战局全观,最清楚己方有多危险。声纳员需要很细心留意敌方船长的指示,同时又要和自己的船长沟通。有运用声纳或无人机时又要将获取的资讯纳入考量。工程师有自己的功课要处理。只有大副的工作比较简单,适合给第一次玩的玩家当。不过我觉得大副的存在意义是增加沟通和配合的挑战性。这游戏就是要人多、要手忙脚乱,才刺激、才热闹。击中敌方那一刻是很痛快的。我玩过三局都输了,不过我看对手团队在胜出的反应和表情,是很难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逐渐追踪到敌方潜艇、最后将它击沉,是很爽的,也有一种放下心头大石的感觉,不用再被人追踪了。

各岗位的位置是固定的。坐最靠近镜头的是声纳员(Moe和Jeixel)。接下来是船长(Edwind和Tyle)。后面是大副(丽丽和芷宁)。最后是工程师(愉雯和我)。船长是需要坐靠近中间的,因为需要掌握每一个队友的状况。声纳员一定要靠近对手的船长,因为要听他宣报的指示。

玩的时候大家都是神色凝重的。

感觉/想法

《Captain Sonar》是很刺激的团队战斗游戏。规则不难,容易教。这是玩家非玩家都可以玩的游戏。我觉得最好是凑齐八个人玩,当然这不容易做到。我自己是带到公司凑人玩。平时的聚会也许不容易凑到八个人。由于是团队游戏,它有那种因默契而产生的满足感。当自己和队友达成高度的配合度,有一种难言的痛快。潜艇战斗是互相要找到对方又要尽量避免被找到。这本身就是会让人紧张的。游戏虽然是即时游戏,但并非速度游戏。不一定航行得快、航行得远就是好事,因为航行得越远,敌方的声纳员的路线就画得越长,越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玩家还是要注意对方的举动的。有时候宁可以静制动。不过如果被对方发现自己的位置,就得赶快逃亡。

我只玩了三局,还没真正去探讨里面的策略性。我猜想也许我们都有点冲动,觉得要航行得快,赶快把武器都充满电。也许是应该玩慢一点的。要注意敌方的举动,或让声纳员有多一点时间推算对方的位置,才决定自己应该怎样航行。我猜想策略并不会特别深,因为游戏中能做的事本来就不多。一种玩法是到处放水雷,然后等敌方经过时引爆。上浮可以用来诱骗敌方,把敌舰引过来,然后引爆事先布置好的水雷,或赶快再次下潜然后发射鱼雷。虽然策略并没有特别深,但我不觉得这是大问题。游戏有趣的地方是在时间压力下团员之间的沟通和配合。这游戏的乐趣是在执行层次。战略层次并不需要特别有深度。太复杂反而会不好玩、也不实际。

陪我玩的同事们都很喜欢《Captain Sonar》,玩了后会热烈讨论。它是有特色的游戏,概念特别,游戏设计也做得好。

战场共有五种,这些是除了基本战场以外的四个战场,有些有特别规则。岛屿少的战场会比较难计算出敌方的位置。

2016年12月16日星期五

《A Study in Emerald》(绿色研究)

4人玩1次。

游戏大纲

《A Study in Emerald》是Martin Wallace的作品。第一版在2013年出版。我玩的是第二版,2015年出版。两个版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但我没细看过第一版的规则,所以无法作比较。第二版是优化了、简化了规则。

游戏的时代背景是一个虚构的十九世纪末,是福尔摩斯的时代。地球已经被魔王征服,人类活在魔王的控制下七百年。人类当中出现了要起义的革命家,试图打倒魔王,让人类挣脱魔爪。不过人类当中也有保皇派,效忠魔王,要阻止这些革命家。玩家之中会有一些是革命家、一些是保皇党。游戏的一个特点是玩家的身份是保密的。大家不知道彼此的身份,也不知道两个派系的确实人数。身份有可能在中途揭晓,也可能要到游戏结束才揭晓。最后的胜负是个人的胜负,不是团队的。游戏中虽然同样派系的玩家会想合作对付敌对派系,也有共同的利益,可是最终还是会兄弟相争。赢家只能有一个。

游戏的核心机制是组牌机制。游戏开始时大家有同样的牌库。手牌上限是五张。每一轮没有限制用多少张,用了多少就补多少。没有用到的牌不弃掉,会留在手上。牌用得快,牌库就会比较早摸完,也比较早重新洗牌。不过一轮里玩家能做的行动只有两个。一个行动至少需要一张牌来执行。如果有好几张牌都有相关行动的标志,可以同时下,来加强行动的效果。

图板上有九个不同的地点。在游戏设置时,每一个地点会放一定数量的牌。一些是指定的牌、一些是随机抽的。只有最上面的牌会翻开。这些是玩家可以来买的牌。玩家有两种棋子。方块代表影响力、头像则是手下。影响力用来买牌、手下用来战斗。要在一个地方买牌或战斗,当地自己的棋子总数一定要是最高。买牌后,当地的影响力会全部消耗掉,需要执行恢复行动来拿回自己的存库,然后再执行部署行动来把它们放到图板上。战斗的话,可以选择杀死别的玩家的手下,或当地的怪兽。杀手下对保皇党才有分数值,对革命家来说是没有分数值的。杀怪兽则相反,只对革命家有分数值。

游戏的计分方式是有点奇怪的。有一些事情做了是保皇党和革命家都可以得分的,但是有一些只对其中一个派系有分数值。有一些事是只对个人有分数值、有一些则对所有同派系的人有分数值。游戏进行中每一次做得分,都把大家当成同时是两个派系,除非是个人得分,要不然就大家一起得分。当然,这会制造出假象。游戏结束做总结算时,大家的身份会揭晓。这时候才会扣掉那些不应得的分数。游戏其中一种结束方式是有其中一个玩家达到特定分数。还有一种是其中一个派系的派系分达到十分。分数按照身份调整后,要看看最后一名的玩家是什么派系。该派系的所有玩家要扣五分。做完这一步骤才决定谁赢。这机制会逼同派系的玩家有一定的互助,不让有同党落后太多,以免自己会被拖累。

图板全观图。地点有九个。上半部中间的是分数计。这时候大家还零分,因为游戏刚开始。中间紫色和绿色的计表分别是革命派系和保皇派系的派系分。

这些都是起始牌。牌上面的标志代表能用来做什么事。铁轨标志表示能用来调动手下。蓝色牌标志表示可以用来买牌。方块往上标志用来把影响力拿回自己的存库,方块往下标志则是把影响力部署到图板上。右边那张有A字母的牌是用来战斗的。这些战斗牌一旦用了就要永久性弃掉,所以杀人不可轻言。这张牌下面的紫色人头标志和绿色六角形标志的意思是如果用来杀的是革命家(紫色)的手下,就能得到保皇派(绿色)分数三分。

这是福尔摩斯牌。福尔摩斯是《A Study in Emerald》短篇小说里的主角,不过在游戏里他是不一定出场的。游戏设置时会从一个牌库里摸一些牌放到图板上。我们四个人玩,牌库用不到一半,而且游戏结束时图板上还有没揭开的牌。所以每一局游戏会动用的牌只是牌库的少部分,游戏设置有很多变化。

福尔摩斯是人物,谁买到这张牌能多得一个手下。这时候黄色蓝色玩家在争得很激烈,目前蓝色暂时领先,棋子共五个。

抱歉,对焦失误。这是另一个人物,右上角的紫色标志表示聘雇他时革命派会得一分。

游戏里有一个发狂机制。游戏开始时每人有三个理智标记代表自己的精神状态。游戏中有些事会有可能影响玩家的精神状态(要甩骰子决定)。一旦有人的状态降到零,就表示他疯了,要揭开身份。如果他是保皇党,他会得到一些好处,加强他的势力。如果是革命家的话,游戏会马上结束,做计分。这机制会影响玩家之间的心理战。保皇党自然是想快点发疯,革命家则要小心。不过如果做得太明显,容易被识破身份。革命家疯不疯,会影响游戏结束。这一点对两个派系来说都有可能利用。革命家如果领先,可以故意发疯让游戏结束。保皇党也可以乘自己领先时把认为是革命家的玩家逼疯。

亲身体验

我们四个人玩。Jason是有玩过的,不过我、Allen、阿Han都是第一次玩。我抽到的身份是革命家。我们四个人玩,有可能是出现二对二或三对一的情况。这游戏有很多机制都围绕玩家保密的身份。我不太摸得着这一点的重要性,就决定不刻意的去掩饰身份。我觉得如果为了扰乱对手而做一些拿保皇分的事,似乎不太划算,因为会花费我的行动和资源。我干脆就尽量拿中立分,或革命分。我这是单纯的欧式效率游戏的玩法。我是第一个做得比较明显的,大家都预测我是革命家。Jason是下一个露出尾巴的,不过他看起来是保皇党。这游戏的得分速度似乎很快,不知不觉就有人接近结束分数,所以缩头缩脑的玩法,也许会拖慢自己的脚步。至少我玩的这一局,隐藏身份的关键性似乎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玩法,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是二对二。万一我是以一个革命家对三个保皇党,也许我的玩法会是自杀行动。阿Han和Allen的身份保密得比较好。后来阿Han和Jason一样是保皇党,Allen则是革命家。

下牌时我通常是尽量多下,尽量把手牌用完,因为这是以最少的行动点达到最大的效果。反正下多少牌就会摸回多少。而且快一点把牌库摸完,就早一点把新买的好牌洗进牌库。这些都是基于效率原则的玩法。当然有时候是要留着一些牌来做事的,例如打算战斗,就要存足武器才能执行。每一张牌有不同的用法,是需要动动脑筋的,往往也需要取舍。

图板上各地点的竞争其实是区域竞争机制(area majority)。棋子要比别人多才能做事。有时候宁可去一些人少的地方,可以以较少的资源完成要做的事,不用争得你死我活。当然,有时候也不能让对手轻易得到好牌或战斗成功。大家都希望别的玩家会鹬蚌相争,但不是那么容易做到。

我在游戏初期买了好几张城市牌,是可以用来拿革命分的。后来我是用这些牌抢分。游戏进行中大家的分数相差不远。我是靠把阿Han的分数推到22分让游戏结束。那时候他的分数领先。不过做结算时,因为他并不是革命家,革命分全部要回扣,分数就变得比我落后了。做完回扣,幸好我的同党Allen并不是最后一名,所以我们两个都不用扣分,阿Han和Jason还要再扣五分。我虽然是个人胜出了,不过我的感觉是团队赢了。我觉得Allen是我的队友,我们是一起赢了。当然这是错的。其实Allen看我领先,也许他应该和其他人联手拖我下来,因为这是个人输赢的游戏,不是团队游戏。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这样的考量。也许那时候他想做事也来不及了。

我们玩之前Jason有说这游戏其实是很快的,感觉来不及做多少事。玩了之后的确有这样的感觉。我是有感觉到游戏初期买的牌已经影响我的策略、已经凑效,不过游戏结束还是感觉有点突然。我本来以为还要多一两个回合。注意游戏结束是重要的。没有准备好,会吃亏。

感觉/想法

《A Study in Emerald》让我好奇。第一次玩,感觉仓促,还来不及好好品尝。由于我用的策略是比较单细胞的,所以没有深入思考秘密身份这层面。我暂时说不出它有多重要。另一个让我好奇的是那些还没看过的牌。游戏的故事背景是Neil Gaiman的小说,里面结合了福尔摩斯小说世界、克苏鲁(Cthulhu)小说世界和实际历史,相当丰富有趣。那些还没看过的牌,不知道会对游戏的策略有什么影响。我觉得《A Study in Emerald》是有特色的游戏。宏观的利害关系别具一格,游戏机制的细节上也是有趣的。不过我需要多玩几次去体验一下那秘密身份机制到底行不行得通。

2016年12月10日星期六

《Jeju Island》(济州岛)

3人玩1次。

游戏大纲

济州岛是韩国著名的旅游胜地。《Jeju Island》这游戏的美术设计,让我联想起旅游手册。

图板本身就很可爱。

游戏开始时要把所有板块洗牌后平均分到图板上的六个地点。游戏进行时玩家要收集这些板块。这时候每一个地点也放了一个黑色圆盘。这些是中立棋子。每个玩家会有两个棋子,在游戏设置的时候可以选择叠在任何地点。游戏设置完成后每一个地点会有一叠棋子,如果没有玩家增加过棋子,就会只有那一个黑色的中立棋子,如果很多玩家放了棋子,就会是比较高的一叠。

玩家的轮次里通常做的事就是旅游。首先要选择有自己棋子的其中一叠棋组,然后把这里的棋子顺时钟或反时钟分布出去。来举个例子:玩家选择了有四个棋子的棋组,并决定了要顺时钟旅游。玩家先把棋组整组拿起来。接下来要把棋组最底下的棋子放到顺时钟的下一个地点。如果那里有别的棋组,被放下的棋子就会叠在它们上面。玩家手上还剩三个棋子。接下来最底下的棋子要放到顺时钟第二个地点,如此类推。旅游的结果就是出发地点会变空,原本在那里的棋子会分布到别的地点,而且每一个都会成为那些地点最上面的棋子。这个旅游步骤完成了,就大家可以收集板块。这是所有玩家可以做的。只要有自己的棋子在图板上任何地点的棋组最顶,就可以拿那地点的板块。玩家做旅游时,就会尽量让自己的两个棋子都有板块拿,或要拿自己想要的板块,同时又希望避免让别人拿,最好对手的棋子全被自己或中立的棋子压着。当然,做旅游时也最好要考虑到下家可以做的事,及对自己以后的行动的影响。

这是石爷。玩家拿板块时,如果旁边有这石爷,就可以选择把石爷移动到任何地点(也可以留在原地)并从那里多拿一个板块。石爷的位置是玩家做旅游时要考量的另一个层面。

收集的板块很漂亮,可是收集来有什么用呢?

答案是要换取这些得分牌。在自己轮次时可以选择不旅游,而改成把收集到的一些板块换取这些得分牌。得分牌在任何时候有五张让玩家选。只要付上指定的板块,就可以拿。分数值写在星星上面。左边那一张的问号标志表示任何板块都可以。右边那张右下角的石爷标志表示拿牌后可以启动石爷一次。

右边那两张是比较特别的得分牌。它们右下角有其中一种板块标志,拿了它们后,自己就永久性有这些板块,以后每一次拿得分牌可以用来付费。在游戏初期拿到这种牌是很划算的。

亲身体验

《Jeju Island》虽然呈现方式是可爱型,玩起来有时候是相当动脑筋的。由于是公开资讯,如果要算,是可以算得很死的。不过玩家也只有两个棋子,图板上最多也只有两个棋组可以选,加上可以选择顺时钟或反时钟方向,做旅游时最多是四个选项。做旅游这部分有玩抽象游戏的感觉。玩家要考虑自己要什么板块、能不能启动石爷、旅游后会不会利了对手等等。看似简单的行动,其实后面有好几项考量。

我比较注重抢有永久性标志的得分牌。这等于是加强自己,往后更有竞争力。我收集了不少,也用了不少次。有时候是用它们来拿其他的永久性标志牌,所以我是越滚越大,像在玩开发游戏似的。不过做到这样也不是必胜的。永久性标志牌的缺点是分数值低。游戏结束时我败了给Allen。他虽然没那么多永久性标志牌,可是他抢了一些高分数的牌。所以牌的能力和分数值之间还是要做取舍的。

感觉/想法

这是相当可爱的轻量级策略游戏,容易教,适合和非玩家玩,可以当儿童游戏、家庭游戏。它的特点是旅游机制。玩家的互动是蛮多的,因为每一次旅游都要考虑避免帮到别人,尽量陷害别人。由于任何玩家的轮次里,其他玩家都有可能收集板块,所以大家都要留心,都要投入。这和《卡坦岛》(The Settlers of Catan)里收集资源的道理是一样的,有助于玩家投入感。它也有一点《璀璨宝石》(Splendor)的味道,因为也是收集、收集、收集,然后转换成分数。

2016年12月3日星期六

《Islebound》(群岛战记)

4人玩1次。

游戏大纲

《Islebound》是 Ryan Laukat 的作品。他的游戏我只玩过《Eight-Minute Empire: Legends》。这设计师的一个特点是游戏的美术设计是他自己做的,所以除了游戏机制有熟悉感,美术风格也是。

《Islebound》里玩家扮演船长,开一艘船去打天下。图板上有很多小岛。玩家在游戏开始时有自己的小岛。玩家从自己的家乡出发到各岛去执行不同的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提高自己的名望、获取资源、赚钱等等。游戏在有玩家建立六个建筑后结束,大家算分定胜负。

图板是八个双面板块组成的,可以形成很多不同组合,让游戏有变化。每一个岛都能让来访的玩家做某些事,例如招兵、获取资源、起建筑等等。玩家只要付一块钱就可以执行行动。玩家也可以选择征服岛屿。有红色布条的岛要用军力征服。蓝色布条的岛则只能靠外交手腕占据。无论是用军力还是政治手腕,只要控制了岛,就能立刻赚一笔钱。钱在游戏结束时是分数。

这是代表船只的玩家图板。这时候我有三个船员。还站在甲板上的是还能执行行动的船员,已经躲到船舱的则是已经累了的船员,要做休息行动才能重回甲板上。游戏中有一些事情会耗损船员体力,耗损后就会躲到船舱等休息。船舱右边部分用来储藏鱼或木,也就是游戏中的两种资源,最多放十个。右上角的方块标明船的行动力,也就是每一轮能航行多少步。右边两张水龙牌是我现在的兵力。

这些是玩家们可以买或起的建筑,在任何时候都会有五张可以选。要起建筑的话,就要付牌最底下部分所注明的资源。起建筑这种行动是要特定的岛才能执行的。要直接买建筑的话,就付牌左上角注明的价钱。建筑的分数值和价钱是一样的。游戏结束剩下的钱是一块钱一分,所以花钱买建筑等于是把分数转换成建筑状态。建筑有特别能力,所以把钱转换成建筑通常是划算的,除非是不够钱周转,因为平时到各岛执行行动是要付登陆费的。左边三张建筑牌上面有书本标志板块,表示玩家需要有这些数量的书本才能买这些建筑。

这是副图板,有各种不同功能。最上面的分数计让玩家在得分时做记录。每当达到第七分,就可以拿一个七分的分数板块,会附送一些好处。之后就要从头开始累积分数。七分板块放在自己的玩家图板旁边,等游戏结束时会用来算分。左边两张牌注明在哪一些岛做什么事能换取名誉。眼睛标志就是名誉的意思。名誉用最底下那一行来记录。每当获取名誉,就可以将自己的方块放这里,一定要从左边放起。左边格子的名誉值比较低,右边的比较高。当使用名誉去占领岛屿,名誉值就要从这里扣掉,要拿掉足够的方块。名誉牌一旦有人用了,就会弃掉,换上新的名誉牌,通常会是变成要去另一个岛,做另一种事。右边两张是炫耀牌。要用这些牌要去到一个专门让人炫耀的岛。执行炫耀是就可以按照牌上注明的条件得分。得分后牌就会换掉。名誉牌和炫耀牌会吸引玩家到特定的岛屿,也会造成玩家之间的竞赛,因为是先到先得的。

三个细长板块是玩家可以聘雇的船员。左边两个是要花钱聘雇的,右边那个免费。船员上面的标志代表他们的能力。右边那些钱是各玩家付登陆费时累积的钱。每次到访无人占领的岛,登陆费就要放这里。任何玩家的轮次里可以选择不执行行动,来这里把累积到的钱全拿光。现在这里已经有四块钱,算是蛮吸引的。

有些岛上已经有玩家颜色的方块,表示已经有人占领。图板四个角落是玩家的起始岛屿,所以一开始就有方块。控制岛屿的好处是以后别人来执行行动,登陆费要付给你,而自己来执行行动则免费。而且征服岛屿时会赚一笔钱。钱就是分数。

亲身体验

我们四个人玩,是最高人数,应该也是最佳人数。游戏开始时,还真的是没有头绪应该怎么玩。玩家的轮次很简单,就是航行然后执行一件事。不过各岛可做的事很多元化,一时之间不知道要怎样组合自己的各项行动才叫做有效。起初我觉得征服小岛是没意义的。控制小岛只不过是让自己以后来执行行动不用付钱,别人来时自己可以赚钱。可是无论用武力或外交来征服小岛,都需要很多功夫,似乎不太划算。后来我发现是我忽略了征服小岛时赚的那一笔钱。那一笔钱其实就是客观的分数。所以把自己的方针放在军事或放在外交,都是有用的。

Allen比较早注重起建筑和买建筑。追根究底建筑就是分数,也是启动游戏结束的条件。Allen选了最直接的途径。建筑的能力很多元化,能尽量利用是最好。游戏初期起了或买了的建筑会影响自己的策略。

这些是我的其中一些建筑。左上角的建筑让我每一次用外交控制一个小岛,就能得两分。有了这样的牌,我就会注重政治手腕。

玩这游戏的整体感觉是不停的做短期的优化。要常注意图板上有什么好时机,尽量争取。虽然建筑在某程度上会影响长期方针,不过我觉得多数时候自己是在分析图板当下的状况,找出最有价值的行动。除了要注意有什么好事可做,也要提防别给对手制造好机会。有时候如果注意到有对手在筹备着做同一件事,就要加快脚步,要不然就转换目标做别的事,以免白费工夫。游戏中有很多不同的事可做。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事对不同的玩家会有不同的价值。大家都在争取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就像一群小孩在糖果屋里抢糖果。糖果是不可能每一颗都抢到的,只能尽量抢自己最喜欢的。

游戏里虽然可以征讨别人的岛,不过被别人攻陷其实不会很痛。失去岛的控制权通常不过是少赚登陆费和少了免费登陆。之前征讨成功那一刻所赚的征讨金已经是袋袋平安了,不需退还。所以《Islebound》并没有战争游戏的感觉。竞争的性质是很欧式的,也就是抢先、阻扰类。

这游戏有开发游戏的元素。玩家所聘雇的船员、征服的小岛、还有建立的建筑,都是加强了自己的能力。不同玩家强化的地方不同,就造成了方针的差异。不过我觉得开发元素并不大,比较重要的还是时时留意图板的状况来选择最佳行动。

游戏开始时每人三个船员。这时候我多聘请了两个。

这时候很多岛已经被征服,上面有玩家颜色的方块。

我很喜欢这游戏的人物设计。

感觉/想法

《Islebound》是中量级策略游戏,是玩家级游戏。里面的选项是蛮多的,不适合非玩家或初学者。策略性质是短期优化,玩家要常注意图板状况的变化,去找出对自己价值最高的行动。整体上我觉得是效率游戏。我感觉不到有很鲜明的长期性策略,所以对整个游戏印象不深。

2016年11月18日星期五

桌游照:《Maori》、《7 Wonders: Duel》、《Patchwork》电子版

2016年10月30日。我最近教了孩子们玩《Maori》(《毛利人》)。这是轻量级策略游戏,很适合当家庭游戏。玩家要从桌子中央以4x4摆出来的板块组里拿板块放到自己的个人图板上,组成群岛。板块有不同的功能和得分方式。游戏在有人填满图板后结束。煦芸(11岁)玩得比较有战略头脑。她注重抢有房子的板块,因为可以让椰树的分数值翻倍。晨睿(9岁)则钟爱花圈。有少部分的板块有半个花圈。如果能将两个半圈凑在一起组成完整的花圈,能得十分。这是可观的分数,但是花圈不容易做。

每一个玩家的每一轮开始时一定要让小船行驶。玩家可以拿的板块限于小船停泊的那一列。

左上角有难得完成的花圈。有椰树的板块,椰树一定要是竖立的,所以板块不像《卡卡送》(Carcassonne)那样可以随便转。只有没椰树的板块可以随便转。游戏有三种变体。和孩子们玩的话,可以大人用变体规则(会比较有挑战性),小孩用基本规则。

再次和Michelle玩《7 Wonders: Duel》,我又输了,而且是惨败。这一次我充分体验到“多一轮”能力的厉害。我之前看评测有看过,但自己没体验过。这一次选世界奇观时,我没注意到Michelle选了三个有“多一轮”功能的。有一次她一口气完成了三个世界奇观!我只有目瞪口呆的份。这些牌就是她的帝国,她四个世界奇观都完成了,而且她是以科技胜利,六种科技标志她都凑齐了。就算不以科技取胜,要算分的话,我觉得我也是会输一大截。这一次真的败得彻底。

这是我的王国。我只完成了一个世界奇观,就是左上角那个。

游戏在第三世纪初期结束(牌背紫色)。

这是《Patchwork》 iOS版。做得还不错。

Michelle第一次玩就赢了我。在电子平台玩的好处是算钱、计分快很多。

左边是她织出来的被,右边是我的。

2016年11月12日星期六

《捉你老2》

我在这部落格很少提自己的工作。我现在任职一家游戏公司,不过不是桌游,而是手机游戏。我除了桌游,也玩手游,但没有玩桌游那么多元化。公司最近推出了新游戏《捉你老2》,是纸牌游戏大老二(锄大弟)的变体。目前只有Android版,用Android手机的朋友不妨下载来试试看,如果有意见反馈更是感激不尽。

《Terraforming Mars》(火星地球化计划)

5人玩1次。

游戏大纲

《Terraforming Mars》是2016年艾森游戏展里的大热游戏,我那么快就有机会玩得到,很庆幸。游戏题材是在火星进行地球化。玩家扮演不同的公司,各有所长,一起在火星进行各项地球化活动。做地球化有三项主要工程:提高大气层的氧气、提高火星表层的温度、以及在火星制造海。图板上有计表记录着这三项工程的进度。当三项工程都完成,地球化计划就大功告成,也就是游戏结束的时候。玩家做计分定胜负。

左边的计表是温度计。下面弯弯的计表是氧气计。左下角那一叠蓝色的板块是海洋,当所有海洋都放到火星地表,就是完成了造海工程。图板外围的计表是分数计同时也是收入计。每当有玩家对任何工程有所贡献,就可以在收入计加分,提高公司的收入。

这是其中一家公司。公司牌会注明公司的优势及起始资金。这家公司在游戏开始时就比其他公司生产树生产得比较快(褐色格子里有两个绿色四方格),而且一开始就多三棵树(三个绿色四方格)。另外它只需要七棵树就可以种植森林。一般的公司需要八棵树。

游戏最重要的地方是牌。牌包含了大部分的游戏内容。下牌能让玩家执行各种行动。有些牌的效果是一次性的,有的则是长久性的。下牌是要花钱的,所以不能随便下。一些牌有先决条件,例如气温要在零度以下。有的太早不能下,有的太迟下不了。游戏开始时每人摸十张牌,可以用起始资金买自己要的,其他的弃掉。每一回合开始时玩家会赚钱,也会摸四张新的牌,这些时候也可以选择要买多少张。游戏中每一张牌都是独特的,所以牌的功能很多样化,选择买哪一些牌是关键性的,一定要选配合自己长期策略的牌。有时候太多和自己的策略相符的牌,就必须取舍,要不然钱不够会导致无法下牌或拖延了下牌,得不偿失。

左上角的数字是下牌要付的钱和先决条件。右上角的标志是牌的属性,有时候会影响往后下的牌。标题有绿色背景的牌是一次性功能的牌,蓝色的则是有长期性功能的。右边那张Arctic Algae中央的标志的意思是每当有人造海,自己能获取两棵树。这是长期性功能。下面的一个绿色四方格表示下牌时能获取一棵树。这是一次性功能。熟悉了标志,可以一眼就看出牌的功能。还不熟悉的话也不用怕,因为有文字解说。

这是玩家图板,用来记录玩家的生产力及资源。六种资源(左上起)分别是现金、钢、钛、树、能量、热能。褐色背景的部分注明六种资源的生产力,也就是每一回合会生产多少。那些金、银、铜色的方块则代表手上的数量。金代表十、银是五、铜是一。这时候我有十五块钱和四棵树。在下和钢或钛有关的牌的时候,可以拿钢或钛抵消费用,每一块钢当两块钱,每一块钛当三块钱。下面那一行,每八棵树可以用来在火星种一座森林,每八份热能可以让气温提高一次。能量如果用不完,回合结束时会自动转换成热能储存起来。

上面的玩家图板我觉得很丑,不过这些金属色方块我很喜欢。

一个回合里每一个玩家轮流执行行动,直到每个人都弃权为止。玩家一旦弃权,当回合就不得再执行行动。玩家的行动除了上面说过的下牌、种森林、提高温度,还有一种是制定游戏结束时的奖励分。这是要花钱做的。游戏结束时的奖励分有很多种,例如产业最多、热能最多、森林达到一定数量等等。能制定这些奖励的名额有限,是要争的。

有些行动让玩家在图板上放板块。有玩家颜色方块的板块是玩家的产业。绿色板块是森林、灰色的是城市、褐色的是特别建筑。图板上有蓝色边的格子只能够用来造海。有一个有城市标志的格子是指明只能起首都的。其他的格子可以用来起城市、种森林、起特别建筑。很多格子里有小标志,表示在这里放板块的玩家能获取一些好处,例如拿树、拿钢、拿牌。

亲身体验

我和Kareem、Jeff、Ainul、Dith共五个人玩,是最高人数。我喜欢用绿色游戏配件,那么巧我抽到的两张公司牌有一张是搞种植的,我就选择了当绿化公司。我觉得大家的公司的能力很不同,没有很大的相冲。大家的能力不同,会选择的大方针就自然会不同。我们玩这一局,只有我一个是专搞绿化,没有任何其他人和我争。不过我们还是有不少小地方有竞争的。图板上放板块就有竞争性,大家都想避免利了别人,或想利用别人下了的板块帮助自己。玩家之间没有很多直接影响对手的地方。牌是各自摸自己的,不用争。不过有少部分牌是可以直接害人的,可以挑一个对手让他弃掉特定的资源。Kareem在教我们玩的时候就提醒我们资源别囤积太多,以免中招。这一类恶性牌和整体游戏的感觉有出入,有些玩家会不喜欢。我个人是觉得没问题。无可否认,如果常被针对心里是会不爽的。不过我认为这样的牌是一种平衡机制,比较理性的玩家会用它来制衡领先的玩家。而且只要减少囤积资源就可以减少中招的风险。另外,人家要下牌害你,他自己也是要付钱下牌,不是没有代价的。

我觉得游戏最大的乐趣是和《银河竞逐》(Race for the Galaxy)类似的,就是好好凑出相辅相成的一套牌。我在游戏开始时摸的一些牌,给了我很长的伏线,有一些到游戏后期才能下。这制定了我的整体策略,也让我有充足时间筹备。摸到的牌好几次让我左右为难,因为很多时候很多张都想要,可是我知道是不能想要的都买下来的,因为会不够钱下牌。

游戏的投入感是高的。火星地图、各种牌上能执行的事,感觉都有根有据。例如一张可以一口气造两个海洋的牌,是需要在温度零以上才能用的。

玩家能做的各种事最终都是为了提高地球化的三个指数。有些牌可以加强自己的公司或生产力,但是最终还是要对地球化作贡献。把地球化指数推高不只是能得分数,也是游戏进行中资金的来源。

我的手牌按照先决条件排列。第一张需要图板上有三个海洋才能下。接下来三张需要气温达到某指数,右边两张则是需要氧气达到某指数。

我们这局游戏只有三个人比较注重图板上的建设——我(绿色)、Kareem(红色)和Jeff(黄色)。图板上做建设是有好处的。每一片森林在游戏结束时值一分。城市下在森林边能得分。板块下在海边能赚钱。拥有板块本身也是好事,有些奖励可以争。

游戏接近尾声。海洋全都造完了。气温还差三步就达到目标。氧气只差一步。这些地球化指数一旦达标,玩家就无法再靠执行相关行动来提高收入。有一回合我手上有两张可以造海的牌,共能造三个海洋。当时也只剩下三个海洋可以造。我深怕被别人抢先,就急忙下牌把海都造完。事后我才知道那时候并没有别人有造海牌,我是不用那么急的。反而有别人有足够的树造森林。这是眼看得到的,因为大家的资源是公开资讯。我为了造海延误了造森林,结果森林有别人抢先造,把氧气推到达标指数,往后我造的森林就没得提高收入。早知道我就先造森林。

这是游戏结束的情况。现在气温和氧气也达标了。右边我(绿色方块)的森林种得有转弯状,是败笔。我制造了风水地给Kareem(红色)建城市。他是后来才在那转弯位起城市的,城市碰到三座森林,能得三分。我应该起在不同的地方,不应该多送一分给他。游戏结束时我正是以一分之差输了给他,屈居第二。

感觉/想法

《Terraforming Mars》是最近大热的游戏。我对时下热门的欧式游戏往往都不敢期待太大,因为有不少受欢迎的游戏我个人不怎么喜欢。《Terraforming Mars》给了我惊喜。我是挺喜欢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的科技细节多,所以感觉不像欧式游戏。其实这些细节大部分是包装,不过我觉得它有说服力。我觉得自己在玩与别不同的游戏。

Ivan和Jason更早就玩了《Terraforming Mars》,而且玩了好几次。他们说有玩单人游戏的感觉。的确有很多时候玩家是在各自发展自己的公司,并没有很多玩家之间很直接的冲突。有的是图板上的一些争先性质的竞争,还有一些事要争比别人多、比别人大。这是开发游戏,大家不断提升自己的公司。游戏到后期是会加速的,因为大家的能力越来越大,能做的事也越来越多。我喜欢完成地球化的成就感。这游戏不是玩家各自开发自己的王国,而是一面加强自己公司的能力,一面共同改造火星。

我相信这游戏是有相当耐玩性的,因为有很多不同的公司可以试,也会需要按照摸到的牌来实行自己的策略。玩家是需要有宏观战略的,力量要集中才能发挥出来。牌要互相配合。游戏中也不少战术性决策。图板上的福地要争,放板块时也要考虑会不会利了别人。我觉得整体上是丰富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