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过河拆桥》(River Dragons / Dragon Delta)”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过河拆桥》(River Dragons / Dragon Delta)”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4年11月24日星期一

桌游照

2014年10月27日。我、阿Han、Allen、Jia Yaik在Slothninja上玩《Indonesia》。这一局竟然玩了大约半年!我一面玩一面有做一些截图,本来打算用来写一篇战报。不过现在想到要分析每一张截图和回想当时的状况,会很多功夫,就决定放弃了。

这一局游戏阿Han是大赢家。从游戏初期已经有迹象,他玩得很顺。《Indonesia》是不饶人的游戏,是要步步为营的游戏。很多决策都会有很深远的影响。它给我的感觉是有不少决定是很凝重的,是要人命的。这样的游戏才刺激啊。公司的收购、合并、转型,都是会大起大落的。这不是因为乱数(如摸牌、甩骰子)而产生的巨变,而是玩家的行动和局势的自然演变产生的突变。玩家要懂得预测、懂得英雄造时势。

不过玩半年也真的有点过分。下一次还是面对面玩吧。

2014年10月26日。《阿根廷大庄园》(Hacienda)。这是我和Michelle都喜欢玩的游戏。这游戏其实网上有很多人做了额外地图,不过我到现在都还没下载来试试看。

这是下牌游戏(tile-laying game)。玩家买牌、下牌。下的牌一些可以赚钱、一些可以得分。六角形的牌是农场,圆形的是农场养的动物。湖也是玩家可以下的牌,可以让自己的农场和动物得分。

我和Michelle玩的时候都会争夺把动物接到市场(那些在草原上的建筑),因为这些市场接得多的话,分数是很高的,所以我们都不敢落后。

这一局我赢在湖泊,因为我比Michelle早下、多下。

Michelle的农场(六角形牌)扩充得很大,红色的农场牌已经不够用,要用黄色的代替。这是游戏结束的情况。

和孩子们玩自制版的《情书》(Love Letter)。晨睿(7)喜欢玩。

《农家乐》(Agricola)。我们目前还是玩家庭版规则,所以没用职业牌和小装修牌。孩子们还未懂得好好做长远计划,所以有的时候还是需要提醒她们。不过我想她们一步一步建自己的农场,也是有满足感。

这是我的农场,其实做得不太好。房子是省级成石屋,很风光,不过养畜牲方面我只有一个小牧场和几个小马槽。

煦芸养动物比我做得好,而且三种动物都有(方块)。

晨睿的空地太多了,不过至少房子漂亮,也是石屋。

2014年10月29日。这是Reiner Knizia的《En Garde》,是我以前做的自制版。这是简单的游戏,适合和孩子们玩。游戏机制简单,但很符合剑击这题材。

图板上左边是剑击场,右边是计分表。左边的黑白棋子是我们的剑士,右边的黑白棋子是分数标记。游戏的玩法是下牌移动,当接近对手时如果距离刚刚好就可以下牌出击。对方可以用同样数字的牌防守。守不了就攻防得一分,回合结束。如果牌摸完(牌只有1到5各五张),谁离开自己的起点比较远就谁赢。

配件就那么少。

我教煦芸玩《Caesar and Cleopatra》。这游戏我已经很久没玩了。是在想还有什么游戏可以教孩子玩的时候才想起它的。

图板上有五种官员牌要抢。玩家在自己的一边下数字牌。下牌可以选择面向上或面向下,不过面向下的话只能下一张。面向上的话可以下两张。煦芸很顾忌牌值被我知道,总是喜欢下牌面向下。不过这样害她少下很多牌。

除了数字牌,还有一些特别能力牌,例如最右边那一张。也有一种数字牌是没有数字的,只有一个P字母。P牌是数值是0,不过它会改变抢官员的规则,下一次抢官是总数少的人赢,不是总数大的人赢。

2014年10月31日。《Sticheln》是个很旧的吃磴游戏(trick-taking game)。我觉得很特别,因为它有一个弱点机制。吃磴的时候每一张抢回来的牌值一分,可是万一吃了自己的弱点颜色的牌,是要按照牌值扣分的。另外,最强色的机制也与众不同。没有固定的最强色。每一磴只要颜色和第一张牌的颜色不同,就是最强色。第一张下的牌往往很难吃磴,因为随便一张别的颜色的牌都比它强。游戏的关键是怎样避免吃自己的弱点色的牌,同时又要保险地吃别的颜色的牌。自己手上的自己的弱点色的牌也要想好要怎样送出去。玩家要注意并利用对手的弱点色。

Allen、Ivan、Ainul。我们在Boardgamecafe.net玩,本来坐下来三个人玩,打算反正要等人到,就快快玩一回合。解说到一半有人到,就叫他也一起玩。从新解说没多久,又有人到。说下说下,结果变成八个人玩,是最高人数。我从来没试过那么多人玩。

《过河拆桥》(River Dragons / Dragon Delta)我和家人玩过一次,四个人玩。游戏结束得特别快,因为没有防备到煦芸会那么快跑到终点。这一次是六个桌游老手玩,情况很不同。人多会挡来挡去,加上我们又互相陷害(下龙牌取消别人的行动),所以有的时候寸步难行。

那黑色的2号桥很有问题,我看是政府的骗钱project。

黑衣的像忍者。

桥起得纵横交错。最后是Dith第一个冲到对岸。我们是有可能用龙牌害他的,只是大家都希望有别人害他,自己可以省一张行动牌,结果就没有人计划害他,让他一口气冲回家了。

2013年7月21日星期日

《过河拆桥》(River Dragons / Dragon Delta)

4人玩1次。

游戏大纲

《过河拆桥》是2000年的游戏,2012年再版。我十年前在台湾看过但没玩过。那时候我刚开始投入桌游世界。Meeples Cafe有这游戏,所以上一次带孩子去玩的时候就事先看好规则,教她们玩。

《过河拆桥》的图板是一条河的三角洲。图板边缘有比较大的岛,是玩家的家(我小的时候在沙巴叫“龙盘”)。图板中央有很多石头组成的小岛。玩家的目标是要从自己的龙盘走到对面的龙盘。玩家要把石块(圆盘)放到图板上,然后在石块和石块间放板桥,最后靠过桥走到对面的龙盘。石头是共用的。板是每一个人都有一套不同长度的板块,不过一旦放上图板,桥是任何人都可以用的。玩家做桥,要帮自己过河,也要尽量不要帮了别人。玩家也要尽量利用别人的桥。

一个回合开始时所有玩家要各自编排当回合要执行的行动。做法是从手上的牌选出五张,按次序面向下的排出来。大家都排好后,同时打开大家的第一张,然后按照当回合的玩家顺序执行。现行玩家可以看别人的行动来决定怎样执行自己的行动,例如刚才选择了做桥,现在就可以选择用哪一块板做桥、在哪里做。大家都执行完第一张牌,才同时打开第二张,然后再按照顺序执行第二张。就这样执行到第五张,才换下回合、换起始玩家。

行动包括下石头、下桥、拆桥、行走和取消对手行动。行走有两个方式,一个是步行,另一个是跳过别人。步行的话有一张行动牌是走两步,一张是走一步。走得远自然是好,可是有一点危险。万一路被挡了,就要后退。如果退路也没了,就要回到起点,这很痛苦。跳过别人也一样,如果前面有别人挡着,就可以跳过,可是如果没有人挡着,就没办法跳,要回到起点。如果挡着的人后面还有另外一个人挡着,也是不能跳,要回到起点。这游戏里要计划自己的五个行动时,必须考虑对手会做什么事。当回合的玩家顺序很重要,后行玩家要小心会不会被先行玩家的行动扰乱了自己的行动。不过先行玩家也要担心会不会被别的玩家取消自己的行动,这样可能会导致当回合后面的行动全部报废。

游戏在有玩家到达自己对面的龙盘时结束,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玩家胜出。

亲身体验

我们一家四口玩的这一局游戏绝对不足于写一篇评论,因为实在太快结束了。我们只玩了两回合!我在第一回合的第一个行动就被别人取消了行动,害得我接下来的四个行动白费了,乱七八糟。如果没记错应该是Michelle下的取消牌。她只是出于好奇抱着姑且试试看有什么效果的心态,没想到可以害得我那么惨。我的计划打乱了,棋子后来也被逼回家。Michelle自己后来也是同样命运,要“重新做人”。最好笑的是,煦芸在机缘巧合下,竟然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一下子就冲到对面的龙盘。我们都还没热身,她就已经赢了。不是我不甘愿,这一局真的不得作准。

我是绿色,Michelle黄色,我们还在起点挣扎的时候,煦芸(粉红色)和晨睿(红色)已经在她们的龙盘之间起了高速公路。

每一段桥只能容纳一个棋子。煦芸(粉红色)头也不回,到达目的地,赢了!

感觉/想法

《过河拆桥》应该是越多人越好玩的游戏,最高人数是六人。越多人就越多互相陷害,要计划行动也越难,很容易踏错步被逼回家、重来。我想是会很有趣,但一些玩家也许会因为觉得不能掌握的因素太多而不喜欢。我觉得游戏最重要的部分是心理战。什么时候要拆别人想用的桥、什么时候要取消别人的行动、什么时候行走才安全、要选择哪一种行走方式,都是要考虑的事。这算是轻量级的策略游戏,做家庭游戏和聚会游戏都适合,只是要有心理准备这是有害与被害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