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买游戏”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买游戏”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桌游链

2019年10月,我给自己的桌游收藏做了一次断舍离。我大约十六年来,收集了250盒游戏左右,有很多是已经很多年没碰了。与其留着在家里占空间、被我冷落,不如送给会拿出来玩的人。为什么送,而不是卖?我思考了自己的目的,我主要是希望游戏有人玩、希望游戏带给人快乐、希望自己家里腾出一些空间。我也怕麻烦处理钱的事。我想象卖游戏的话,买方应该会要求拍照、要检查配件没损坏没不见等等。要等有人买,也可能需要时间。后来发现,其实送游戏也是挺麻烦的,要和人安排时间、要催、自己要在家里等不能出门。

我把一些自己愿意送出去的游戏整理出来后,第一件事是给家人审视一遍,看看有没有是他们要留的。结果还真的是有几盒被否决了。接下来我问了些比较熟的桌友,看看有没有谁要哪一些。这样认领了一部分。最后我是到 Facebook 上的群 Board Games To-Go (MY) 问。我说游戏免费,但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得自己上门拿。第二是一个月内要玩,并且要拍照发给我。我在每一盒游戏放了一张纸条,希望把游戏变成桌游链。我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电邮,并留了空位给以后的拥有者写下他们的电邮。我在纸上写下请求,收到游戏的人要玩游戏和拍照,然后把照片发给名单上所有的人(也就是所有曾经拥有过这游戏的人)。游戏不玩了,就找下一个人送给他。这就是我的桌游链的想法。

启动了桌游链,其实我也有心理准备不一定每一个收到游戏的人都会照着做。这些都是陌生人而不是我认识的朋友。下面是一些我送出的游戏,和一些因此交到的朋友。

这些是最初整理出来的游戏。家人否决的是《Monopoly Express》、《Carcassonne: Discovery》、《Rabbit Hunt / 狡兔三窟》、《Confetti》。

这些是 Spielbox 杂志附送的游戏扩充。Meeples Cafe 阿Log 送我 Spielbox 杂志送了好多年,每一期的扩充我都好好收起来。可是大部分的扩充我都没用得上,因为没有它们的基本游戏。这些我也是全送出去,先给认识的朋友,再给有在聚会遇到的其他同好,最后我把剩下的一大堆交了给 Meeples Cafe,我说希望他们可以放在店里让他们的顾客免费拿。

《Caesar & Cleopatra》送了给 Ong Dun Chuan。这是2003年左右在台北买的,是我的早期游戏之一。虽然有点纪念价值,但实在是很少玩了,宁可送给会拿出来玩的人。

《Sblap》送了给 Yusup。这是简单的儿童游戏及文字游戏。

《Mykerinos》送给 Jason Law。这是早期的工人指派 (worker placement) 游戏之一。

《Zombie Tower 3D》送了给 Sea Lin Yao。这是抢眼的游戏。

《Trias》送给 Abraham (Vivae Boardgame Cafe)。这老游戏是有点特色的。有恐龙,有地壳变动。

《Kingdoms of Crusaders》送给 Choe Chee Kong。这是来自俄罗斯的二人纸牌游戏。有一点《Lost Cities / 失落的城市》的味道。

《Victory: The Blocks of War》是 Columbia Games 的老牌方块战争游戏,送了给 Chua。这也是有点纪念价值的游戏。这是我还是休闲玩家、还没成为爱好者就买了的游戏。可惜游戏没玩多少次就放一旁。成为爱好者后更没有碰,因为发现了太多其他没玩过又有趣的游戏。

2019年12月27日星期五

回顾2019年

回顾一下我近年来玩桌游的数据,我发现大约四年前,也就是2016年起,有一个明显的转变。现在回头看,我发现原因是我的工作上的转变。我2015年8月换了一份工,到一家手机游戏公司上班。工作比较忙,比以前的工作做得更投入,做得很快乐。精力和时间多放在工作上,自然就娱乐时间少了。虽然桌游玩得比以前少,但还算是玩了不少游戏。我还是很享受桌上游戏。整体上是好事。找到了自己可以很投入并很有满足感的工作,同时还保留着自己的兴趣和私人时间。现在我工作上又一次有转变,明年开始有新的工作。目前我觉得这转变对自己的桌游嗜好不会有很大的影响。2020年底就会知道我这预测准不准。

2019年内,我玩了58个不同的游戏。这是2003年以来最低的。我玩了339局游戏,比三年来多一点点。我玩了40个新游戏。这是近四年最高的。我太太和孩子还有玩桌游,每人有玩30局左右,也玩了10到15个不同的游戏。我们一起征服了《Harry Potter: Hogwarts Battle》,成功破了第七关。我们也完成了《Machi Koro Legacy》的传承故事(共10局)。我们有玩《Exit》系列的密室逃脱游戏。我家人不是桌游爱好者,不追桌游,只是偶尔玩玩。

《Harry Potter: Hogwarts Battle》

玩十次以上的游戏有四个。其中两个每年都出现,我都说得累了。《Star Realms》玩了146局,《暗杀神》(Ascension) 玩了79局。我和阿 Han 还没玩腻。另一个是《心灵同步》(The Mind),是很不一样的游戏。它很适合休闲玩家。最后一个是《Machi Koro Legacy》。它的传承故事要玩10局,我们大部分是乘圣诞节期间玩的。玩五次以上的游戏有《Harry Potter: Hogwarts Battle》、《Keyforge》、《Spyfall》、《Pandemic: Rising Tide》(瘟疫危机:涨潮)(荷兰版)。

《心灵同步》(The Mind)

2019年新增的游戏有13个。其中四个是太太游说我买的《Exit》系列游戏。她说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有两个是传承类游戏。《Machi Koro Legacy》我和家人刚刚完成了。《Betrayal Legacy》则是和Benz、Ruby、小猪、Edwin还在进行中。13个新游戏有6个买的原因是我喜欢游戏系列或有特别感情。买《Pandemic: Rising Tide》(瘟疫危机:涨潮)主要是因为喜欢《瘟疫危机》系列。《Mystery Rummy: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Axis & Allies & Zombies》(轴心国与同盟国:丧尸变)、《Machi Koro Legacy》也是。《Food Chain Magnate: Ketchup Expansion》是《Food Chain Magnate》的扩充。会买自然是因为喜欢原版游戏。买《圣地亚哥》(Santiago)是因为回味。这是已经绝版的游戏,我多年前在台北玩过。今年新游戏中真正全新的只有两个。《Res Arcana》是 Tom Lehmann (《银河竞逐》/ Race for the Galaxy)的新作。《Photosynthesis》是同事送给我的纪念品。我已经不多买游戏了。朋友圈里不缺新游戏玩。我是幸福的。

2019年我送了些游戏出去。大部分是我已经很久没玩的游戏。与其放在家里占空间,不如送给会拿来玩的人。一些是送了给朋友,一些是到网上的桌游群组里送给同好。有一些儿童游戏送了给侄儿侄女。我的孩子都长大了,一些儿童游戏已经不适合。因为有送游戏出去,这一年我的收藏品总额减少了。

这一年玩过的新游戏,最有印象的是来自新加坡的《三国得志》(Three Kingdoms Redux)。让我有意外惊喜的有 Wolfgang Warsch 的作品(《心灵同步》、《The Quacks of Quedlinburg》、《Fuji》),还有同样来自新加坡的《月饼达人》(Mooncake Master)。

《三国得志》(Three Kingdoms Redux)

《The Quacks of Quedlinburg》

最难忘的经历是玩《展翅翱翔》(Wingspan)。原因不在于游戏好玩(游戏确实是不错),而在于又有鸟又有蛋的游戏主题让我们这群三四十岁的幼稚男创作了太多不文笑话。玩游戏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可以放下生活的烦恼,找回童年的天真,享受单纯的快乐。还有一次难忘的经历是教Benz一组人玩《太阳神》(Ra)。我们玩了一局接一局,闹出了很多笑话。我没预料到玩《太阳神》可以那么好笑。这 Reiner Knizia 的经典作品,真的是美妙。

《太阳神》(Ra)

2019年我第一次玩的游戏:

  1. All Manor of Evil
  2. Axis & Allies & Zombies - 这是有趣的变体。有一项关键的规则打乱了这游戏系列的传统玩法。整体它上没有偏离游戏系列,还是很忠于原著。
  3. Betrayal Legacy
  4. Caverna(洞穴农夫) - 对我来说是《农家乐》(Agricola) 变体,因为很多地方很相似。
  5. Colonial Twilight - COIN (counter insurgency) 系列游戏通常是四个人玩最恰当。这一个是专设计给两个人玩的。
  6. Cryptid - 有趣的推算游戏,和时下的欧式游戏不一样。
  7. Detective: City of Angels
  8. Era of Kingdoms
  9. Exit: The Game - The Forbidden Castle
  10. Exit: The Game - The Sunken Treasure - 对有经验的玩家来说这嫌太容易了。我玩的目的是为了能和家人一起玩游戏,而不是追求智力挑战。
  11. Fireball Island
  12. Founders of Gloomhaven
  13. Fuji - 机制特别的合作游戏。
  14. Greenland - 有点复杂的游戏,同时又有点运气元素。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死在命运手上。这是有点奇怪的。通常高复杂度的游戏会尽量多给玩家掌控力。那么辛苦学的游戏如果很轻易败给命运,会不甘心。我想这游戏想表达的是原始人本来就是命运坎坷,生命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只要享受过程就好,不必太在意输赢。不管是自己倒霉,还是别人倒霉,都可以一笑置之。
  15. Gugong(故宫) - 这是受欢迎的游戏但我个人不怎么喜欢。
  16. Hurlyburly
  17. Illusion (百分直觉)
  18. John Company
  19. Knister
  20. Machi Koro Legacy - 相比之下,我比较喜欢加了扩充规则的《Machi Koro》,也就是有流动性的建筑市场。《Machi Koro Legacy》有点故事性,有传承游戏的蜕变和一些过瘾的新机制。
  21. The Mind(心灵同步) - 这是今年玩过比较有特色的游戏。我觉得教新手玩是很有趣的。我喜欢看他们怎样玩、怎样发掘策略、怎样学习互相配合。教人的时候,教规则就好,千万别教策略。让他们自己探索。那才是最大的乐趣。
  22. Mooncake Master(月饼达人) - 简单又漂亮的游戏,容易教,适合非玩家。
  23. Mystery Rummy #2: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24. Mysthea
  25. Neanderthal - 和《Greenland》同一个设计师,用很类似的游戏系统,是《Greenland》之后的作品。相比之下我比较喜欢《Neanderthal》。
  26. New Frontiers - 《银河竞逐》(Race for the Galaxy) 的桌游版,和《波多黎各》(Puerto Rico) 有不少相似之处。我个人觉得是还可以。我会比较想玩之前的两个游戏。
  27. Pandemic: Fall of Rome (瘟疫危机:罗马沦陷)
  28. Pandemic: Rising Tide(瘟疫危机:涨潮) - 灾难来得比想象中快、比想象中突然,让人措手不及。以往的《瘟疫危机》没有这样的感觉。我觉得原因是其中一位设计师是 Splotter Games 的 Jeroen Doumen。
  29. Photosynthesis
  30. Q.E. - 精简、厉害的游戏,只是有点太技术性,有点枯乏。有相当高的互动性和心理战。
  31. The Quacks of Quedlinburg - 让人有博了再博的冲动,很冒险、很刺激。同时也有发挥组合力量的机制。
  32. Res Arcana - 游戏短,行动少,但每一个行动后面都有深远的考量,玩家需要清楚方针、明白状况,才能有效地竞争。这不是含含糊糊可以混过去的游戏。
  33. The River - 初学者的工人指派 (worker placement) 游戏。
  34. Scythe
  35. Spyfall - 我用手机 app 玩,没玩过实体版。这是需要急智、需要演技的游戏。玩多了会渐渐摸索出不同的角色可以问怎么样的问题,可以摸索出一些技巧。
  36. Stephenson's Rocket
  37. Terror Below
  38. Three Kingdoms Redux(三国得志) - 这是高复杂度的经济游戏,玩家需要懂得长远计划、分辨轻重、善用资源。核心机制是工人指派,也有区域竞争 (area majority) 机制。虽然这并不是战争游戏,没有英雄单挑,没有大军厮杀,但竞争性是强的,三个国需要互相制衡。
  39. Western Legends
  40. Wingspan - KdJ得奖作品,实至名归。制作一流,游戏本身也不错。我是玩得很愉快的。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

回顾2018年

深蓝色虚线线条(局数)用右边的计表,其他线条用左边的。

2018年和2017、2016差不多。我玩桌游的习性应该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已经没有以前高峰期玩那么多,但还是固定有玩。我2018年里玩了295局,共玩了69个不同的游戏,当中37个是第一次玩的游戏。太太和孩子都比以前少玩了。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兴趣和嗜好。

这图表显示我玩过多少不同的游戏。颜色代表同一个游戏玩过多少次。大多数的游戏在2018年内只玩一次。

对玩的次数贡献最大的是那些玩超过十次(红色)的游戏。《Star Realms》玩了107次、《暗杀神》(Ascension) 63次、《瘟疫危机传承版第二季》(Pandemic Legacy Season 2) 17次。玩过五次或以上的游戏有《花札》(Hanafuda Koi Koi) 玩6次、《Harry Potter: Hogwarts Battle》5次、《花砖物语》(Azul) 5次、《Diner》5次。

《Star Realms》、《暗杀神》(Ascension) 大多是和阿Han玩的,我们用手机玩,已经好几年了。《瘟疫危机传承版第二季》(Pandemic Legacy Season 2) 和第一季一样,是和Benz一组朋友玩的。第二季没有第一季那么大的震撼,但还是有不错的体验,游戏有很多和第一季不同的地方。

《瘟疫危机传承版第二季》(Pandemic Legacy Season 2)

2018年我的收藏多了17个游戏,有9个是朋友送的。有一系列 Allen 送的 Dice Hate Me 的纸牌游戏,大部分还没玩。我参与了 Martin Wallace 的《Lincoln》在 Kickstarter 上的集资活动。我因为小女儿晨睿说喜欢,所以买了《动物园大亨》(Zooloretto) 这比较旧的游戏。我买了一套二手的《Innovations: Figures in the Sand》。这是扩充。《Innovations》是我喜欢的游戏。我也买了《Harry Potter: Hogwarts Battle》和三个《Exit: The Game》系列的游戏。2018年的一个大热游戏是《Keyforge》,我忍不住好奇也买了两套牌来试试。

我在家里办过两次聚会,请同事来玩。难得有机会玩一些自己的旧游戏、一些没那么复杂的游戏,是不错的。平时星期五去Boardgamecafe.net 多数会玩新游戏,也往往是玩一些比较复杂的玩家级游戏。

2018年第一次玩的游戏:

  1. 《花扎》(Hanafuda Koi Koi) - 这是不错的文化体验。这游戏和我玩过的传统式游戏不同。在我玩过的近代游戏中也没看过这样的机制。

    《花扎》(Hanafuda Koi Koi)

  2. Pit Crew
  3. Sidereal Confluence
  4. Majesty: For The Realm
  5. The Quest for El Dorado - Reiner Knizia 设计的组牌游戏 (deck-building game),用了赛跑机制。效果还不错。
  6. 《多米诺王国》(Kingdomino) - 实至名归的得奖游戏,是家庭游戏。
  7. Rising Sun
  8. Unlock! Squeak & Sausage
  9. Diner - 会玩到5次那么多是因为孩子们说要玩。这是速度游戏。
  10. The Lepak Game
  11. Unlock! The Island of Doctor Goorse
  12. Flamme Rouge
  13. Spirit Island - 这是比较复杂也很有难度的合作游戏。游戏初期很苛刻,求存不容易。

    Spirit Island

  14. Tesla vs Edison
  15. Unicornus Knights - 我最记得我们把公主叫成“笑咋播”(福建话/闽南语疯婆子的意思)。

    Unicornus Knights

  16. Clans of Caledonia
  17. Wir sind das Volk! - 玩这游戏,是我看了德语电影《窃听风暴》之后没多久的事,所以游戏玩起来更有感觉。学这游戏不容易,因为有不少特别状况,有不少细细小小的规则。不过坐下来玩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复杂。这游戏带出了故事、带出了历史,有意思。
  18. Exploding Kittens - 是有点傻,但也有好玩的地方。
  19. Harry Potter: Hogwarts Battle - 初学级的组牌游戏 (deck-building game)。游戏的一大卖点是那些哈利波特世界里的人物、魔法、怪兽。可惜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玩到第七集。现在只玩到第三集。
  20. Century: Eastern Wonders
  21. ROOT - 可爱的包装和美术设计,但底下是严肃又复杂的斗争游戏。
  22. 《花砖物语》(Azul) - 2018年玩过的新游戏中,这是其中一个我比较热衷的游戏。这是玩得很愉快的游戏。规则简单,有点策略性,有玩家互动。

    和晨睿玩《花砖物语》(Azul)

  23. Dragon Castle
  24. Hellapagos - 简明的生还游戏。要预了会有人要死,而且大家一起死光光是很可能发生的。
  25. Feudum - 很漂亮,但功夫多、有点累,和换来的乐趣不成正比。我觉得应该简化一点。
  26. Quarto
  27. Downforce
  28. Auztralia
  29. Exit: The Game - The Forgotten Island
  30. Exit: The Game - The Polar Station
  31. Coimbra
  32. Minerva
  33. Brass: Birmingham - 能再次玩《工业革命》(Brass) 系列游戏是快乐的。
  34. Anachrony
  35. Raiatea
  36. Lincoln - 比《A Few Acres of Snow》简单,也没有它那么强,但还是能给玩家一些有趣的难题。南北军面对的是不同的困难。
  37. Keyforge

2017年12月31日星期日

回顾 2017 年

玩桌游,我的2017年和2016年差不多,没很多可说。我依然偶尔会星期五去Boardgamecafe.net玩,但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常去了。不过这一年参与了他们的桌游营。他们往年办过很多次,这一次我是第一次参加。 2017年我玩了335局游戏,玩了70款不同的游戏,其中有38个是第一次玩的游戏。这些数据和2016年的差不远。这一年太太 Michelle 和长女煦芸玩的次数继续减少,不过幼女晨睿反而有增加一点。这一年我们父女有一起玩《Santorini》和《失落的城市》(Lost Cities)。

2017年,我的英文部落格是十周年纪念。中文部落格也写了七年。写部落格不只是一种乐趣,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疗愈。

2017年玩最多局的有《Star Realms》(89局)、《暗杀神》(Ascension) (53局)、《银河竞逐》(Race for the Galaxy)(49局)。前两个是我和阿 Han 长期在手机上对弈的游戏,一局接一局,已经玩了好几年。《银河竞逐》的复苏是因为这一年出了电子版。公开测试的时候我有参与,玩了不少。正式贩卖后有花钱买,反而玩得没公测时那么多。我玩的都是和电脑对打。这已经很够我玩了。电脑对手是蛮厉害的。

《Escape: The Curse of the Temple》玩了17次。我教的其中一组朋友很喜欢玩,所以玩了那么多次,也经历了很多趣事。《Onirim》我玩了14次。这是很独特的单人游戏。我玩的是电子版。那时是免费下载。《情书》(Love Letter) 玩了10次。这是百玩不厌的游戏。

最难忘的经验是玩《Hit Z Road》那一次。这故事教我们永不低头、永不放弃。凡事要全力以赴。

最大的惊喜是《飞跃魔盗团》(Magic Maze)。它的机制实在是妙绝,是一个快乐又刺激的游戏。

以数字看的话,2017年买的游戏比2016年多,15比8。不过2017年买的游戏,有九个是《Android Netrunner》的扩充包。那时候在Meeples Cafe有大减价,一口气买了一大堆。其实我也不知道应不应该买。我买回来又没玩,而且是买的时候就有心理准备多数不会玩。《Netrunner》是很棒的游戏,只是我一直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心思去好好研究、好好学习、认真地玩。我会买扩充,是抱着也许未来有一天会好好的玩的心态。

《Exit: The Game》系列的密室逃脱游戏我买了三个。这些是只能玩一次的游戏,我都是和家人玩。《瘟疫危机》(Pandemic)系列游戏我买了《瘟疫危机:伊比利亚》(Pandemic Iberia)和《瘟疫危机传承版第二季》(Pandemic Legacy Season 2)。传承版第二季是我期待了很久的游戏,因为第一季是我2016年最喜欢的游戏。2017年最后一个新游戏是《The Impregnable Fortress》,是新加坡的设计师送给我写评测的。如果不算《Netrunner》扩充的话,2017年的新游戏只有六个,比2016年还少。

2017年第一次玩的游戏如下:

  1. Arena: Roma II
  2. Century: Spice Road
  3. Cottage Garden
  4. Custom Heroes
  5. Dice Forge
  6. Empires: Age of Discovery - 这也许不应该算成新游戏,因为这是《Age of Empires III》的新版本,大体上是同一个游戏。
  7. Exit: The Game - The Abandoned Cabin.
  8. Exit: The Game - The Pharaoh's Tomb.
  9. Exit: The Game - The Secret Lab. 这三个游戏我玩的顺序是 Secret Lab、Abandoned Cabin、Pharaoh's Tomb。 Secret Lab 感觉有点容易。Abandoned Cabin 感觉有点难。 Pharaoh's Tomb 在两者之间。Pharaoh's Tomb 本来应该是三个之中最难的,但我事先知道了一些细节,让它变得稍微容易。我在玩这一系列游戏前听说过某一种机制。玩 Secret Lab 和 Abandoned Cabin 的时候都没有出现,所以玩 Pharaoh's Tomb 时我就预知了一定会出现。我宁可自己是不知道的,自己去发掘会比较有趣、有成就感。
  10. Fabled Fruit
  11. Five Tribes - 我喜欢。找到妙着的时候是很有满足感的。
  12. Fold-It (折足先登)
  13. Great Western Trail
  14. Hit Z Road - 单看规则会以为这是很欧式的竞标游戏,但玩起来却意外地有故事性和代入感。这出乎我预料。
  15. Igloo Pop
  16. Knit Wit
  17. Kolejka
  18. Magic Maze (飞跃魔盗团)
  19. Medici: The Card Game
  20. Not Alone
  21. Odin's Ravens (第二版)
  22. Onirim
  23. Pandemic Iberia (瘟疫危机:伊比利亚)- 还不错。喜欢《瘟疫危机》系列的玩家多数会喜欢,但不喜欢的就不用浪费时间了。它和原版有七成相似,多了一些独特的机制,有自己的味道。
  24. Pandemic Legacy Season 2 (瘟疫危机传承版第二季)- 我已经开始玩,但应该还要很久才会评论。我是打算整个游戏玩完才谈的。
  25. Pax Porfiriana - 内容丰富又有味道的游戏,是玩家级游戏,需要投入些心力去学习。
  26. Pax Renaissance - 同上。
  27. Ponzi Scheme - 题材和封面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沉闷。不过游戏玩起来大大出乎预料。这是斗胆、在生死边缘游走的游戏,要看看谁敢赌得凶。要玩火又要小心不能第一个被烧死。
  28. Power Grid: The Card Game (电力公司纸牌版)- 虽然少了地图和空间性元素,这还是很完整的一套游戏,不会觉得是被简化得不咸不淡的纸牌版游戏。
  29. Project: ELITE
  30. Sanssouci - Michael Kiesling 作品,有点单人游戏的感觉,是温和、舒服的游戏。
  31. Santorini - 这是二人抽象游戏。样子看起来很可爱,但游戏机制和玩的感觉都是抽象游戏。要是这游戏包装成严肃的二人抽象游戏来卖,绝对不会有现在的成绩。包装和美术是很重要的!
  32. Secret Hitler - 秘密身份推算游戏中,这算是比较复杂的。不会难学,还是可以和非玩家玩。其中一样叫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它的头衔木牌,又大又实,拿来打人可以打掉牙。
  33. The Impregnable Fortress
  34. Ticket to Ride: Pennsylvania (车票之旅:宾夕法尼亚)
  35. Unlock! - The Formula. 这是这一年玩过的另一款密室逃脱游戏,也是不错的。谜题很多都很有趣。
  36. Urbania
  37. West of Africa - 玩起来的感觉是残酷版的《银河竞逐》桌游。表面上是完全看不出是这样的游戏。不简单!
  38. World's Fair 1893 - 这也是让我有惊喜的游戏。 它让我想起德国游戏的黄金期。那时代的游戏规则精简却又不缺策略性。玩家总会觉得行动不够,变成决策是常常难以取舍。

2015年1月3日星期六

回顾2014年

每过一年,我总喜欢回顾一下,回味一下玩过的游戏,看看自己一年来乖乖收集的数据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这一次我就不把所有图表、清单、数据细节全部列出,只抽出一部分和大家分享。先来看看我玩过的游戏吧。

玩过的游戏

2014年内我玩了763局游戏,共玩了132个不同的游戏。这都比2013年提高了。最大功劳是《暗杀神》。以下是玩超过五次的游戏:

  1. Ascension(《暗杀神》) (2014年内玩了483次,这是超过半数) - 《暗杀神》是我的手机游戏、我的火车游戏,上下班、吃午饭都能玩,很方便。它现在已经取代了《银河竞逐》(Race for the Galaxy)成为我玩最多的游戏。《暗杀神》我共玩了836次。《银河竞逐》762次。第三名的是《皇舆争霸》(Dominion),314次。妙的是,《暗杀神》我到现在还没玩过实体版,我都是在手机上玩。我每一个扩充都有买。最新的的《Realms Unraveled》似乎很有趣,我是最近才开始玩的。有很多很厉害的牌,有些觉得简直是离谱。我最近玩了一局178分比77分。有一个新机制是一些牌会蜕变成加强版。这是需要在特定情况下才会发生的,例如有下某派系的英雄牌或有下水晶牌。

    《暗杀神》(Ascension)的《Realms Unraveled》扩充。


  2. Escape: The Curse of the Temple (18次) - 主要是和大女儿煦芸(9岁)玩。其实会买是因为小女儿晨睿(8岁)说要,但结果反而她没什么玩。《Escape》我本来也没有特别喜欢,但多玩几次,觉得也不失为不错的家庭游戏。加了扩充模式会很有挑战性。

    《Escape: The Curse of the Temple》

  3. PitchCar (12次) - 又一个不错的家庭游戏。这是巧手游戏(dexterity game),是Allen借我玩的。起初也没什么特别期待,但玩起来比我想象中好玩。这是让我意外惊喜的游戏。

    《PitchCar》

  4. Android: Netrunner (9次) - 我想我是放弃了玩《Netrunner》。我觉得这是个需要相当深入去玩才会好玩的游戏。现在的我给不到它这样程度的投入。如果只随意地玩,我会觉得辜负了它。它是值得认真对待的游戏。半上不下的话,没有意义。我的《Netrunner》基本游戏加上完整的第一扩充系列仍然保存着。我还是寄望自己有一天会再次投入。
  5. Loopin' Louie (9次)
  6. Chicken Cha Cha Cha (8次)
  7. Pickomino (8次)
  8. Love Letter (8次)
  9. Templar Intrigue (8次) - 八次都是在同一天玩。这是玩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战的游戏。要会做戏,要会说谎。
  10. Race for the Galaxy《银河竞逐》 (7次) - 《Alien Artifacts》扩充里的新机制我嫌麻烦,也不觉得特别有趣。我觉得脱离了《银河竞逐》本来的感觉。我想也许只用《Alien Artifacts》的牌就好了,干脆不用那新的探索遗迹机制。
  11. Spot It (7次)
  12. Mat Goceng (7次)
  13. Uno (5次)

以上多数游戏都是和孩子们玩的比较短的游戏。来看看另一个角度吧。如果不看次数,而以时间去分析,玩了最长时间的一些游戏如下。

  1. Ascension (483次, 241.5小时)
  2. Robinson Crusoe (4次, 8小时) - 我喜欢。基本游戏里的六个场景我还没全玩过。同志还需努力。
  3. Paths of Glory (1次, 8小时) - 终于玩了。这经典战争游戏买了好几年一直没玩得成,这一年终于玩了,算是一大成就。我和Allen没玩到结束,只玩了差不多一半,不过也花了近一整天的时间,算是真正尝到了这游戏的味道。《Paths of Glory》的规则不简单,而且例外情况多,难免令人却步。不过游戏的整体流程和中心的机制其实不难消化。例外情况的存在,其实都有原因,都是有历史根据的。一旦明白了这些历史背景,这些例外情况就会变得比较容易明白、比较容易记得。

    《Paths of Glory》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争游戏中的经典。

  4. Android: Netrunner (9次, 6.75小时)
  5. Axis & Allies 1914 (1次, 6小时)
  6. Francis Tresham的Civilization (1次, 5小时) - 久违了的经典游戏。这一次特意安排了五个人玩。这是很壮烈的一局游戏。国家兴旺又灭亡,天灾人祸层出不穷。

    陪我颠到凌晨四点半的桌友:Kareem、 Jeff、Damien、Ivan。

  7. Escape: The Curse of the Temple (18次, 4.5小时)
  8. Agricola (3次, 4.5小时)
  9. PitchCar (12次, 4小时)
  10. Glass Road (4次, 4小时)
  11. A Brief History of the World (2次, 4小时)
  12. Sekigahara: The Unification of Japan (2次, 4小时) - 我很喜欢的游戏。玩了好多次,终于现在才赢了第一次。
  13. Roads & Boats (1次, 4小时) - 这是很典型的Splotter公司游戏,喜欢Splotter游戏的话一定会喜欢它。要玩的话要有心理准备是多配件要处理的游戏,会多功夫。它策略性高、玩的时间长、不对玩家手下留情。
  14. Indonesia (1次, 4小时) - 我是在Sloth Ninja上玩,四个人玩。我们玩了好几个月,太久了。我想应该再找机会面对面玩。
  15. Race for the Galaxy《银河竞逐》 (7次, 3.5小时)
  16. Mat Goceng (7次, 3.5小时)
  17. Die Macher 《德国大选》(1次, 3.5小时) - 很高兴能重温这经典德国游戏。我本来想凑齐五个人玩,可惜因为临时事故,只有四个人玩。不过我们还是玩得很痛快。我们是玩足七次大选的全程版游戏。2014年其中一样我很满意的事就是特意安排玩了不少这一类长游戏。很有满足感。

    《德国大选》(Die Macher)

  18. Le Havre《港都情浓》 (2次, 3小时)
  19. Heroes of Normandie (2次, 3小时)
  20. Age of Steam《蒸汽时代》 (2次, 3小时)
  21. Wilderness War (1次, 3小时) - 这是我的其中一个买了最久没拿出来玩的游戏。买和玩之间相隔约十年。游戏故事背景是英国法国在北美洲的斗争。这是罕见的题材,我觉得很有趣。它是牌述游戏(card-drive game),有很不错的故事性。

    《Wilderness War》

  22. Level 7 [Omega Protocol] (1次, 3小时) - 这是玩得很快乐的一局游戏。我们玩的设置是四比一。我在好人那一边,四个人的团队。我不用看规则、不用教游戏、不用处理场景的细节,可以好好享受玩的过程,全情投入故事。

    《Level 7 [Omega Protocol]》

  23. Cuba Libre (1次, 3小时) - 很有故事性、很多历史事件、很有独特性。

一月一局长游戏

这是2014年度我做了的一件让我很有成就感的事。年初(还是2013年底?)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很多游戏想玩可是又一直没有抽时间找机会玩,所以我把一些游戏列出来,一个月一个,逼自己订下时间、约朋友一起玩。也不是每一个这样列出来的游戏都是很长的游戏。有些纯粹是很久没玩,很怀念。当然也有一些是必须早作安排、预留一整天来玩的游戏。因为有这样的特意安排,我成功让自己在2014年内玩到了一下这些游戏。

  1. Paths of Glory (光明之路)(第一次玩)
  2. Roads & Boats (第一次玩)
  3. Axis & Allies 1914 (第一次玩)
  4. Wilderness War (第一次玩)
  5. Francis Tresham的原版Civilization(文明帝国)
  6. Die Macher《德国大选》
  7. Hammer of the Scots
  8. Axis & Allies Guadalcanal
  9. Sekigahara: The Unification of Japan(关原之战)

我没有达到每一个月一个长游戏,不过有这样的成果我也满足了。我还有想玩《A Few Acres of Snow》、《Antiquity》和五个人的《蒸汽时代》(Age of Steam),可惜没玩得成。就期待2015年吧!

引进的游戏

2014年我的游戏收藏增加了以下游戏。前面八个都是Allen送的。谢谢!

  1. Glory to Rome - 这是黑盒版的《Glory To Rome》,是有钱也买不到的。我很幸运。
  2. Plato 3000
  3. Templar Intrigue - 微游戏。
  4. Coin Age - 微游戏。
  5. Burgoo - 微游戏。
  6. This Town Ain't Big Enough for the 2-4 of Us - 微游戏。还没玩。
  7. Town Center - 还没试扩充地图。
  8. Tooth & Nail: Factions - 还没玩。
  9. Mat Goceng - Manikmaya GamesMeeples Cafe送了一盒给我做评测。 这是秘密身份游戏,我喜欢,可惜我身边的桌友没人爱。不过小女儿喜欢。这适合当聚会游戏。我觉得最佳人数是四或五人。
  10. Love Letter 《情书》- 微游戏。自己做的,因为在网上看到有个很可爱的《Adventure Time》版本。我本来只是贪爽做来玩,可是玩起来比我想象中有趣。和孩子们玩可以玩得很快乐。
  11. The Palaces of Carrara - Kramer / Kiesling搭档的作品,是个不错的中量级欧式游戏,时机拿捏是关键。
  12. Bottle Imp - 经典级的牌磴游戏(trick-taking game),公认的最佳三人牌磴游戏(虽然也可以四个人玩)。我是在年底的时候心血来潮决定要收藏这游戏。我很久以前已经玩过了,只是一直都没买。我喜欢自己这样买游戏。不因贪新鲜而买。不因一时冲动而买。要买就买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游戏,买一些热潮过了但还是觉得喜欢的游戏。这样才是真爱啊。我真乖。
  13. Tragedy Looper - 目前只玩过一次,喜欢。听说在台湾很红。这是推理游戏,和我平时玩的游戏很不同。日本动画式的美术设计我个人不太喜欢,不过重要的是游戏本身好玩。这是令我心跳加速的游戏,玩得我好紧张。
  14. Race for the Galaxy: Alien Artifact 《银河竞逐:外星遗迹》 - 我是《银河竞逐》系列的迷,所以不能错过。我还特地多买一盒基本游戏,因为这扩充是不能和其它扩充一起玩的。
  15. Escape: The Curse of the Temple - 小女儿晨睿要,所以买了。
  16. Escape: The Curse of the Temple, Quests expansion - 和基本游戏一套买的。
  17. Escape: The Curse of the Temple, Illusions expansion - 和基本游戏一套买的。
  18. Android Netrunner: Trace Amount - 我要买齐第一扩充系列。
  19. Android Netrunner: Cyber Exodus - 同上。
  20. Android Netrunner: A Study in Static - 同上。

我认真考虑着买《Panamax》。我挺喜欢的,不过到现在还没决定买不买。也许2015年就留个限额给它吧。还有另一个我想买的游戏是《A Few Acres of Snow》,也是我喜欢的游戏。《Mythotopia》我反而不太感兴趣,因为它没有确实的历史背景,只用空泛的奇幻、中世纪题材。

初尝游戏

以下是2014年内第一次玩的游戏,括弧里的是第一次玩的日期。

  1. Paths of Glory (16 Feb)
  2. Love Letter (18 Feb)
  3. Okiya (28 Feb)
  4. Roads & Boats (7 Mar)
  5. Quarriors! (12 Mar) - iPad上玩,不太喜欢。
  6. Nations (14 Mar) - 是个不错的文明帝国游戏(civ game)。我觉得不应该拿它和《历史巨轮》(Through the Ages)作比较,可是网上十个人十个都这样做。
  7. Axis & Allies 1914 (16 Mar) - Jeff和Heng觉得这是系列中最好玩的游戏,让我有点意外。我觉得是不错,但没有觉得它特别强。不过那一天从早上到下午我们的确玩得很痛快。

    《Axis & Allies 1914》

  8. Napoleon (25 Mar) - 老游戏翻新,但还觉得不错。
  9. Shadow Hunters (28 Mar)
  10. A Brief History of the World (29 Mar)
  11. Wilderness War (4 Apr)
  12. Kashgar (11 Apr)
  13. UGO (11 Apr)
  14. Duel of Ages II (2 May)
  15. Cuba Libre (27 Jun)
  16. VivaJava: The Dice Game (18 Jul)
  17. Istanbul (18 Jul) - 得奖游戏,但不合我口味。
  18. PitchCar (28 Jul)
  19. Plato 3000 (2 Aug)
  20. Heroes of Normandie (15 Aug)
  21. Wildcatters (22 Aug) - 关于石油业的经济游戏,是很有个性的作品。可惜它的主要机制是区域竞争(area majority),是我个人不喜欢的游戏机制。所以虽然有很多个别元素我都喜欢,整体游戏我却不太喜欢。这是我的问题。喜欢经济游戏的朋友,如果没有我这种区域竞争洁癖,不妨试试看这游戏。
  22. The Palaces of Carrara (16 Sep)
  23. Las Vegas (16 Sep) - 2014年内的其中一个意外惊喜。这是个欢乐游戏,属于轻中量级。玩家竞争性高,又有赌运气的刺激。
  24. Mord im Arosa (16 Sep)
  25. Terra Mystica (19 Sep) - 总算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
  26. The Builders: Middle Ages (19 Sep)
  27. Take It Easy (21 Sep)
  28. Dragon Parade (21 Sep)
  29. Bananagrams (21 Sep)
  30. Level 7 [Omega Protocol] (26 Sep)
  31. Coin Age (28 Sep) - 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会那么受欢迎。现在已经懒得去明白。
  32. Mat Goceng (28 Sep)
  33. Templar Intrigue (3 Oct)
  34. Legacy: The Testament of Duke de Crecy (16 Oct) - 感觉不错。一面玩一面建立家谱。不过不知道耐不耐玩。
  35. Impulse (17 Oct) - Carl Chudyk作品,应该继续探索。我觉得还有很多来研究、试验。
  36. Glass Road (24 Oct)
  37. Burgoo (26 Oct)
  38. El Gaucho (31 Oct)
  39. The Staufer Dynasty (7 Nov)
  40. Panamax (7 Nov) - 我喜欢,觉得有新鲜感,不像那些司空见惯的欧式游戏。
  41. Imperial Settlers (14 Nov) - 我比较喜欢以前的《51st State》。虽然《Imperial Settlers》比较漂亮、比较有琢磨过,不过我比较喜欢《51st State》的非固定回合次数,也觉得那里的以三为限制度有挑战性。也许我只是不习惯《Imperial Settlers》的一些新做法吧。
  42. Genji (5 Dec)
  43. Historia (12 Dec)
  44. Tragedy Looper (19 Dec)
  45. Eight-Minute Empire (19 Dec)

初尝游戏中没有很明显特别喜欢的。比较喜欢的有:《Paths of Glory》、《Wilderness War》、《Panamax》、《Tragedy Looper》、《Roads & Boats》。

其它感想

我庆幸2014年有机会再玩:《Hammer of the Scots》、《德国大选》(Die Macher)、《Civilization》、《风声》(The Message: Emissary Crisis)、《En Garde》、《Axis & Allies Guadalcanal》、《太阳神》(Amun-Re)。

2015年,希望能玩:《Clash of Cultures》、《The Great Zimbabwe》、《港都情浓》(Le Havre)、《汽车传奇》(Automobile)、《Brass》(铜板/金钱革命)、《A Few Acres of Snow》。

2014年里我在iPad上玩了不少《炉石传说》(Hearthstone)。不过我没把它当桌游,所以没有作详细记录。我觉得《炉石传说》是我真正深入接触集换式纸牌游戏(CCG - Collectible Card Game)。我应该有玩了几百次,比《Android: Netrunner》多很多。《炉石传说》能在iPad上玩,而且玩家那么多,真的是很方便玩。我现在停了,只有偶尔打开来玩,不过总算体会过CCG的乐趣。

我参与了电子版《冷战热斗》(Twilight Struggle)的Kickstarter集资活动。主要原因是开发公司是Playdek。这是信心保证。希望能如期2015年3月出炉。

现在玩游戏我主要还是那两个地方:(一)Jeff和Wai Yan在Boardgamecafe.net开放给大众的星期五聚玩,(二)Allen家(那些带黄色的照片都是因为他家里的灯光)。有的时候我也在家里和孩子们玩。煦芸(9岁)在2014年里玩了105局游戏,玩了43个不同的游戏。这都比2013年低了一点。我们除了玩了很多次《Escape》,也有一起玩《Robinson Crusoe》。她玩最多的游戏是《Escape》、《PitchCar》、《情书》(Love Letter)。晨睿(8岁)在2014年里玩了113局游戏,共玩了40个不同的游戏。这些都比2013年高。玩最多的游戏是《PitchCar》、《情书》(Love Letter)、《Loopin' Louie》。她最喜欢的游戏包括《虫虫烧烤派对》(Pickomino)、《拔毛运动会》(Chicken Cha Cha Cha)、《Barbarossa》。

我太太Michelle已经渐渐淡出桌游,2014年玩了33局游戏,玩过20个不同的游戏。玩最多的是:《银河竞逐》和《Mat Goceng》(晨睿喜欢玩,而这游戏至少要四个人才好玩,所以我们都以三缺一为由捉Michelle玩)。Michelle现在的嗜好是看小说。

我的桌游嗜好时间,有不少是用在写部落格。这部落格在2014年写了81帖。我的英文部落格有85帖。2014年我喜欢的一些帖子:

2014年我没有什么大启示。2015年也没有什么大计要宣布。2014年对我玩桌游来说是不俗的一年,尤其是有幸玩了好几个难找机会玩的老游戏和长游戏。对于追新,我继续落后他人,但并不介意。追新有的时候很累人,但更重要的是不见得一定值得。反正还有很多好游戏可以玩,如果太盲目追新,反而会变成为了追而追,冷落了很多值得一玩再玩的好游戏。我到现在还没玩《Russian Railroads》(DSP得奖、IGA得奖、KDJ推荐)。这是我有兴趣一试的游戏。不过不急。有缘千里能相聚。我不缺尝试新游戏的机会,因为身边有一批同好。我的部落格也不缺自己有兴趣谈的事。我喜欢慢慢享受思考玩过的游戏、经历过的趣事。

2015年,祝大家新年进步,不缺好桌游、不缺好桌友!

2014年6月5日星期四

杂记:有备而来

原来我给别人的印象是有备而来的。我自己没想过。的确通常每一次去Boardgamecafe.net玩,我都会带一两盒自己的游戏。如果没有人有特别想玩的游戏,我就把我的游戏拿出来教大家玩。我会带的游戏,是我自己当时有想玩的游戏。最近一次去Boardgamecafe.net,已经有几个同好到了。我问他们想玩什么。他们看着我问我:你不是有带游戏来吗?我那一天时间比较匆忙,空手去。

就算不是去Boardgamecafe.net玩,是去Allen家玩,我也会事先想好要玩什么游戏。我想这是因为我有很多想玩的游戏。站在自己的游戏架前,总可以找到有兴致玩的游戏。事先计划好玩什么游戏,会让我有期待,心情会特别好。而且事先想好了, 就不用到时候才浪费时间想。

进入六月,我发现今年增加的游戏竟然只有两个,而且只有一个是买的(《银河竞逐:外星遗迹》- Race for the Galaxy: Alien Artifacts)。另一个是自己做的——《Love Letter》。我还是有留意新游戏,不过就是没有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新游戏。我似乎到了一种饱和点。家里的游戏还有很多还很想多玩一点,所以没有冲动去尝试新游戏。

这是旧照片,仅供参考。最近玩了一次《Thebes》,我教三个没玩过的朋友玩。《Thebes》以考古学为题材,玩家可以做的其中一件事是到古迹挖宝。挖宝机制是从袋子里抽出特定数量的圆盘,看看有多少是宝,多少是泥。宝可以收好,泥则放回袋子里,也就是说下一个去同一个地点挖宝的玩家会越来越难挖到宝。这旧照片里我挖10个圆盘,竟然只有两个是宝。最近这一次,我竟然倒霉得挖11个,11个都是泥!跳楼……

这一局《Thebes》我是和Dith、Sinbad、Zoff(拼法不确定)玩。《Thebes》里有一种牌是演讲牌,收集得越多,每一张的分数值就越高。如果只一个人收集,其他人不阻止他,是很危险的。不过如果一个人收集,而其他三个人又不想收集,那么谁肯牺牲自己的时间去阻扰收集的人又是一个问题。如果大家推来推去,就会变得渔人得利。我们玩的时候正出现了这样的情况。Dith最早开始收集演讲牌。Zoff后来也开始和他争。我和Sinbad就一直游说Zoff要努力地争,千万别让Dith那么称心如意。Zoff觉得不妥,似乎被我们利用了,后来就不争了。连Dith自己也建议他应该争,因为不争的话Dith真的可以拿很多分。Zoff挖宝挖得特别顺利,他面前的宝物多得不够位放,和我的情况相反。虽然他放弃了演讲,我们都觉得Zoff应该会赢。哪里知道算总分时,他竟然以一分之差输了给Dith!真是大跌眼镜。我们都笑个不停,一直骂他不听劝告活该。连Dith自己都这样分析给他听,告诉他应该争。

后来我教他们玩《魔戒》(Lord of the Rings)(上面的也是旧照片)。我一直都很喜欢这游戏,教新手玩、看他们怎样摸索,是一大乐趣。我尽量不要给太多指示,因为要让他们自己去撞板、去学习,他们才能真正享受这游戏的发掘过程。不过有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说危险啊,要快跑。他们比较用心去收集戒指、红心和太阳标记,以避免完成地点图板时要变坏。不过我觉得有的时候变坏一点点是没关系的,反而如果在一个图板上逗留太久,万一连续摸到事件牌,是很危险的。所以有几次我都忍不住了说:拔腿跑!感觉我就像甘道夫(Gandalf)——Moria矿山那一幕。

整体上我们都算顺利,虽然有两个人已经接近Sauron,不过还没到生死关头。就算死掉,当时魔戒也不在他们身上,所以没关系。我们胜出后,我才告诉他们,其实我们玩的是最低的难度。如果是正常难度的话,其中两个人已经要死掉了。

2013年12月1日星期日

杂记:火山岛、买游戏、聚会模式

《Robinson Crusoe》 第四场景:火山岛逃亡

我最近教阿Han玩《Robinson Crusoe》 。第一场景我们很轻松赢了,不只身体健康,火把还在第十回合有船经过前已经准备好。第二场景我玩过、赢过,第三场景还没玩过。我们野心大,决定挑战第四场景:火山岛。这是特别短的场景,只有八回合。第四回合开始火山的岩浆会逐渐淹没小岛,营地来不及搬迁就会被烧死。要赢的话要找到岛上的古迹(地块上的图腾柱代表古迹)并在那里进行探险。探险时要摸指定数目的神秘牌(有可能是陷阱、宝物或野兽)。这场景是要做很多次探险行动的,因为要找古迹、要探古迹、也要找新地点搬家。让人头痛的是这场景里的探险行动是要多用一个棋子来执行的。

我和阿Han应该是在第五回合就被烧死了。我们完全忘了岩浆这回事。我们决定倒带半回合,回到第四回合尾,做搬家,然后从那里继续玩。后来我们成功完成探险并造船逃离火山岛,不过情况很千钧一发。我们两个又病又伤,而且探险行动也是刚刚好来得及做。最后那一次探险我们必须摸五张神秘牌。我们很幸运,有四张是宝物,只有一张是陷阱。

我觉得玩《Robinson Crusoe》需要依照场景事先想好对策,打算好要注重哪一些行动、制造什么工具等等。我觉得有些场景如果用某一个角色会比较容易成功。还不敢说得很肯定,但这是我目前的想法。我们玩的第四场景是探险家的天下,因为实在需要做很多探险。整体上我还是觉得工匠是最强的角色,因为制造工具、盖房子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的重要性不止在他们的特别能力,他们能制造的独特工具往往也是很重要的。在特定的情况里,能确保有机会制造某一些工具是很重要的。

也许故意选不合适的角色来玩某一些场景是提高挑战性的方法。

墨尔本Milsims桌游店

我最近去了澳洲墨尔本玩,去之前,还有在那里的时候,一直三心两意要不要去 Milsims看看。阿Han曾在Geelong(离墨尔本45分钟车程)工作,是他介绍这一间店的。我事先上网看他们的网站,似乎卖的游戏种类还真多。我看见《Axis and Allies 1941》有特价,很便宜。我是《Axis and Allies》迷。《Axis and Allies 1941》是全球战域的简化版。从纯粹收藏者的角度来看,根本不用想,一定会买。不过如果我要玩全球战域的《Axis and Allies》,我会选择玩50周年纪念版,所以这《Axis and Allies 1941》简化版我应该没什么机会会用得着。我连现在的标准版《Axis and Allies 1942》也没买。你看我多乖,这样的特价这样的诱惑都不为之动摇。

就算不买游戏,我也是会很享受亲身走进一间游戏店的。去感受那气氛、去看看一行又一行的各式各样游戏,是很爽的。不过我的时间有限,结果还是决定牺牲小我。

《Axis and Allies 1941》我本来就没打算买。我拿我的游戏追踪名单和Milsims的游戏清单比对,看看有没有一些在马来西亚不容易买到的游戏。他们有卖《Second World War at Sea: Coral Sea》,可惜暂时没货。这是我有点兴趣尝试的游戏。没玩过这一类的游戏。如果他们有货,我可能会忍不住要拜访一下。

其实我也不急着买新游戏。现在我手上有好几个已经买了的游戏很想玩,觉得玩得不够。再买新游戏之会让情况更糟。我想就是这饥饿感让我对今年的艾森游戏提不起很大兴趣,没有任何非买不可的游戏。

入货上限

我今年应该不会破上限(一年内不引进超过18个新游戏)。现在才14,而且有三个是《Android: Netrunner》的扩充。其实今年要控制买游戏也不是真的很难很痛苦,因为有上面说的对现有游戏的饥饿感。我是不是应该考虑将上限降低至12?

我本来有打算今年不破上限就买《Cavum》,可是现在Allen已经买了,也许我就不需要买了。我可能会买《Clash of Cultures》。玩过一次,觉得不错。

一月一游戏

我思考桌游嗜好的模式。以下是我想象中的一种模式:

  • 一个月只限买一盒游戏(或只开一盒游戏),这个月内深入研究这游戏。多玩,直到觉得已经充分理解、充分享受它的妙处。别的游戏还是一样会玩,只是要预留时间去探讨当月的月份游戏。
  • 没兴趣再玩的旧游戏要卖掉。觉得会很难有机会玩的游戏也卖掉。
  • 游戏收藏保持在一定的数目。目标是收藏品内的每一盒游戏要一年至少拿出来玩一次。

我自问是绝对做不到的。不过空谈一下也自娱娱人。我是懒得去一个月一个月来设定月份游戏的。不过现在要控制控制自己少买游戏其实不太难,因为上面说的原因。要卖游戏呢,我就是懒,怕麻烦。我总是有借口:某某游戏也许有一天还会玩、某某游戏在某某场合会合适、某某游戏有纪念价值。而每一盒游戏每年要玩一次根本是天方夜谭。我写了一个小程式能帮我列出自己评分8分以上又超过一年没玩的游戏。每一次列出这样的名单,只会让自己更感慨。我只好承认自己买游戏其实有部分是为了收藏而不完全是为了玩。

被冷落的中量级游戏

我约朋友玩游戏,通常都是想好要玩一个重量级游戏,然后看看时间够不够再玩一个中量级或轻量级游戏。不知道是因为现在都流行重量级游戏,还是只是我自己的口味偏向重量级游戏。我现在几乎都不会考虑以三四个中量级游戏为菜单的游戏聚会。很多中量级游戏都不知不觉被冷落了。这些很多都是欧式游戏。他们都沦落成被归类为“不会成为主打的游戏”,甚至是“有空才玩的游戏”。这和填缺游戏(filler)没什么两样。真可悲。我应该想一想什么时候再拿《Metropolys》出来玩。

2013年11月2日。晨睿说要玩游戏。我记得她本来说要玩《大富翁》(Monopoly)。我不想玩《大富翁》,就设法游说她玩别的游戏,建议了好几个其他游戏她都说不要。最后反而是她说不如玩《Keltis》。她有玩过,但印象中没特别喜欢。不知道为什么会选它。不过不用玩《大富翁》就好。晨睿的手还小,所以牌一多她就会手忙脚乱。

这一局她玩得不错。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她真的懂了一点策略。最后我仅赢了她四分。她看了最后分数后,第一件事就是明目张胆把她的计分标记移到我的计分标记前面,大声宣称她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