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大纲
《OnStage》是来自越南的吃蹬游戏 (trick-taking
game)。我在七月的亚洲桌游祭马来西亚站(槟城)第一次看见,可是那时候我自己要顾摊位,没机会去试玩。后来是在十一月泰国的桌游展,虽然我有摊位,但是有请当地助手帮忙,所以才有机会去试玩。
游戏最抢眼的地方就是这舞台。游戏主题是越南的传统歌剧,看起来和中国的大戏相似。这舞台不只是做来好看的,其实是蛮实际的工具。
游戏设置时首先舞台旁边要随机把十二位明星排成一行。每一蹬开始前,排在最前面的明星就要上台,成为其中一位玩家可以争夺的明星。明星手上的花束是他们的知名度也是分数值。玩家下牌吃蹬就是要尝试赢取台上的明星。
这里的吃蹬机制和大部分的吃蹬游戏相似。起始玩家下的花色是主色,其他玩家如果有主色就必须下。没有的话就随便下。通常吃蹬的是主色最大数值的牌。不过如果有强色,就会是强色中最大的牌吃蹬。什么花色是强色要看舞台上什么颜色的明星的花最多。只要有某一个花色的明星的花最多,那花色就是强色。强色不是说下就下的。如果手上有主色,还是必须下主色。另外,强色是时常会换的,因为台上的状况是会变动的。
不是每一蹬吃蹬的人都会赢得舞台上的明星。吃蹬的牌只能拿同花色的明星。如果那时候没有这花色的明星,就没得拿。1、4、7号牌有特别能力。这些牌会更改台上的明星,会增加、减少、或对调。这是可能改变强色的。甚至在同一蹬内强色是可能改变的。
牌本身有标明一至三朵花。牌吃蹬的时候,台上如果有同样花朵数目的明星,就一定要拿这一位。如果没有,才可以拿花朵数目不同的明星。高数值的牌在争胜负的时候有优势,但是在选明星的时候可能会吃亏。
这游戏有孤注一掷的机制。如果玩得很糟糕迟迟未能吃蹬,可以赌一赌一项特别的得分方式。如果计分的时候只有一位玩家没有明星,那舞台上的所有明星都会送给他。如果舞台没有明星,则是所有还在台下排队的明星送给他。这不容易做到,一个不小心拿下一个小明星,就前功尽弃了。
亲身体验
我其实并没有特别迷吃蹬游戏。这确实是不错的游戏机制。那么受欢迎是有它的理由的。我近年来玩了很多吃蹬游戏,有时候我会感觉出版吃蹬游戏是一些小出版社设想的成名捷径。只要加一点点变化,就是一套新游戏,就已经有一大堆本来就喜欢吃蹬游戏的人想买。所以我对吃蹬游戏是有一点负面感觉的。可是一试了《OnStage》,我当下就决定要买一盒来收藏。我觉得它的几个机制结合起来是很妙的。
吃蹬不一定得分。台上的状况一直在变。手牌管理和规划是不容易的。这游戏其实是抽象游戏,但是几个机制配上歌剧明星这主题,却又是挺恰当。这让玩家玩起来会更愉快。
舞台上有一部分有光照射,是有用途的。如果有强色,强色的明星是要放在这里的。这样会方便大家,当然也很配合主题。
有八朵花就是八分
花色有四种,数值是 1 到 9
感想
以吃蹬游戏来说,《OnStage》的机制不算是很异常。要说特别,《盒中猫》(Cat in the Box) 会更特别。不过玩的感觉我比较喜欢《OnStage》,因为几个机制结合起来是很顺畅和谐的。玩《盒中猫》的感觉是要努力不犯错、不要有悖论。《OnStage》则是以比较积极的心态去争明星。玩家要操控台上的强色,要考虑自己拿下明星后可能会让强色变得不利自己。有好牌也要选择有得拿明星才用。我很期待设计师 Michael Orion 的其他作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